酒精性肝病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
一、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1. 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 年,折合乙醇酒精量> 40g/d ,女性≥20g/ d ;或2 周内有大量饮酒史( > 80g/ d) 。
2. 禁酒后血清AL T、AST 和GGT 明显下降,4 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在2 倍正常上限值(ULN) 以下。肿大的肝脏1 周内明显缩小,4 周基本恢复正常。
3. 诊断时应注意是否合并HBV 或HCV 感染,除外代谢异常和药物等引起的肝损伤。
未能符合上述条件者,应取得组织学诊断证据。下列项目可供诊断参考:
AST/ AL T > 2 ,血清糖缺陷转铁蛋白(CDT) 增高、平均红细胞容量(MCV) 增高、酒精性肝细胞膜抗体阳性,血清谷氨酸脱氢酶( GDH) /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CT) > 0. 6 ,以及早期CT 测定肝体积增加( > 720cm3/ m2 体表面积) 。应注意有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时,即使饮酒折合乙醇量< 40g/ d 也会发生酒精性肝病。
乙醇量换算公式为:g = 饮酒量(ml) ×酒精含量( %) ×0. 8(酒精比重) 。
二、酒精性肝病临床分型诊断
符合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者,其临床分型诊断如下:
1. 轻型酒精性肝病:有长期饮酒史,但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肝组织学表现符合轻型酒精性肝病者。
2. 酒精性脂肪肝:影像学诊断(CT 或B 超) 有脂肪肝特异性表现或经病理证实者。
3. 酒精性肝炎:未作活检,应符合下列诊断依据和附加项目中3 项或以上。
诊断依据: (1) 饮酒量增加可作为发病或恶化的诱因; (2)AST 为主的血清转氨酶升高; (3) 血清胆红素升高( > 34. 2μmol/ L) 。附加项目: (1) 右上腹部胀痛; (2) 发热;(3) 外周血象白细胞增加; (4)AL T 增高> 2. 0ULN ; (5) GGT 增高> 2. 0ULN。
重型酒精性肝炎可合并肝性脑病和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 < 40 %) 等肝功能衰竭表现。
4. 酒精性肝硬化:有肝硬化临床表现者,在诊断时应区分为代偿性和失代偿性。
三、酒精性肝病病理诊断标准
1. 轻型酒精性肝病:肝内可见酒精性肝病的几种基本病变,但程度较轻。
2. 酒精性脂肪肝:肝小叶内> 30 %肝细胞发生脂肪变,依脂肪变范围分轻、中和重度。脂肪变肝细胞达30 %~50 %者为轻度,50 %~75 %者为中度, > 75 %者为重度,脂肪变以大泡性为主,偶见脂肪性肉芽肿。少数酗酒者可发生小泡性脂肪变。禁酒后2~4 周轻度脂肪变可消失。
3. 酒精性肝炎:肝细胞呈气球样变和透明性变,细胞浆内可见Mallory 小体。有时可见巨大线粒体、肝细胞内淤胆、小胆管增生及铁颗粒沉积。炎症坏死灶内有中性白细胞浸润,易见凋亡小体,坏死可融合。可伴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及纤维化。据炎症坏死灶范围和分布,可分为轻、中和重度。轻度:坏死灶主要见于3 带;中度:炎症坏死灶明显增多,不限于3 带,周围常见气球样变或透明变性肝细胞,胞浆内可见Mallory 小体;重度:在慢性酒精性肝炎病变基础上发生肝细胞弥漫变性、坏死和胆汁淤积,多见于短期内有大量饮酒史。
4. 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细胞周围纤维化和静脉周围纤维化多见,严重者可致终末静脉闭塞。汇管区纤维化向周围延伸形成星芒状纤维化,可发展形成纤维间隔,可伴或不伴脂肪变和炎症。据纤维化程度可分为轻、中和重度。轻度:肝细胞周围纤维化见于3 带或波及2 带,少数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保留;中度:纤维间隔增多,广泛肝细胞周围及静脉周围纤维化,致小叶结构紊乱;重度:早期有时可见广泛的终末静脉周围纤维化,沿3 带形成含扩张血窦的血管纤维间隔,将小叶分隔成微小结节,随结节的再生改建,逐渐向典型的小结节性肝硬化发展。
5. 酒精性肝硬化:早期结节甚为细小,晚期再生结节增大,界限清楚,绕以致密纤维组织。结节内有时可见肝细胞脂变或铁颗粒沉积。根据肝内有无活动性炎症,又将肝硬化分为活动性和非活动性。
中华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