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癌微创治疗新发现:射频消融 vs. 微波消融,选哪个更好?
甲状腺癌微创治疗新发现:射频消融 vs. 微波消融,选哪个更好?
——上海瑞金医院费健主任的科普解读
一、文章背景与作者介绍
大家好,我是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的费健医生。从医30多年,我既拿过手术刀,也操作过微创消融针,还经常在线上解答大家的健康问题。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一项刚发表在《欧洲放射学》上的重磅研究。

这项研究对比了两种微创技术——射频消融(RFA)和微波消融(MWA)治疗早期甲状腺癌的效果,结果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为什么值得关注?
- 数据权威:研究纳入1111例患者,随访近4年,结论可信度高。
- 实用性强:直接解答“选哪种技术更好”的临床难题。
- 微创趋势:越来越多患者希望不开刀、不留疤,这项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研究核心结论:射频和微波消融“打成平手”
先划重点!这项研究发现:
1️⃣ 疗效相当:两种技术治疗早期甲状腺癌(肿瘤≤1cm,无转移)的疾病进展率、复发率、肿瘤消失率几乎相同。
2️⃣ 安全性接近:并发症都很低(约1.5%),最常见的是短暂声音嘶哑,且3个月内都能恢复。
3️⃣ 长期效果稳定:术后3年,肿瘤体积缩小率均超过98%。
通俗版解读:
如果把甲状腺癌比作一颗“坏种子”,射频和微波就像两种不同的“除草剂”。研究发现,它们都能高效灭活种子,且对周围“土壤”(正常组织)的影响很小。选哪种?关键看医生更擅长用哪款“除草剂”。
三、关键知识点: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
- 什么是热消融?
- 原理:用高温“烫死”肿瘤细胞,全程超声引导,针尖精准定位。
- 优势:不用开刀、不留疤痕、无需全麻,门诊就能做。
- 射频:像“电熨斗”,通过电流摩擦生热。
- 微波:像“微波炉”,用电磁波快速加热。
- 实际效果:短期(6个月内)微波消融范围更大,但长期结果无差异。
- 肿瘤≤1cm、未转移(T1N0M0期)。
- 不适合手术或担心留疤、甲减的人群。
- 消融只破坏肿瘤,保留正常甲状腺,大多数患者无需替代甲状腺激素。
- 研究显示:3年内复发率约1.5%,与手术相当。万一复发,可再次消融或手术。
- 研究强调:操作医生需完成至少100例手术,经验直接影响安全性和效果。
2.射频 vs. 微波,区别在哪?
3.哪些人适合微创消融?
4.术后需要终身吃药吗?
5.会复发吗?
6.医生的经验有多重要?
四、费健主任的贴心建议
作为同时精通手术和消融的外科医生,我想给大家几点建议:
- 别盲目追求“最新技术”
- 射频和微波各有特点,但效果无优劣。就像手机品牌,选你信任的医生和医院更重要。
- 甲状腺癌大多进展缓慢,确诊后务必找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立即干预。
- 20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甲状腺超声,尤其有家族史、压力大、常熬夜的人群。
- 肿瘤靠近喉返神经、气管等重要结构时,手术仍是更安全的选择。
2.警惕过度治疗
3.定期体检是关键
4.微创≠万能
五、总结: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早期甲状腺癌的微创治疗已非常成熟。无论是选射频还是微波,核心都是早发现、早评估、选对医生。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甲状腺是身体的“蝴蝶结”,它敏感却坚强。少生气、多睡觉、定期检查,就是对它最好的呵护。如果发现问题,别慌!现代医学有很多方法帮你温柔战胜疾病。
本文参考:《European Radiology》2025年1月发表,中国团队研究
科普作者:费健 主任医师(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
专业审核:研究数据经医学团队复核,结论客观可靠
本文是费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