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揆亮 三甲
刘揆亮 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内科

第7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内镜治疗更新解读

4人已读

内镜治疗更新解读(一)内镜治疗的手术和评估自2004年《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第2版)》首次推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以来,内镜治疗适应证范围逐步扩大[2]。2010年《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第3版)》进一步纳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作为标准治疗方式[3]。在《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第6版)》中,提出了内镜治疗的根治度评估标准——eCura[4]。新版指南基于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41家医疗中心的内镜治疗登记数据,共纳入9 616例患者、10 821个病灶,并对9 054例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入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9.0%。依据该研究结果,对第6版eCura标准进行了更新,将部分eCura B人群调整至eCura A类。第7版eCura标准如下。1.eCura A:(1)无溃疡型,无论肿瘤直径,分化型为主,pT1a,HM0,VM0,Ly0;(2)无溃疡型,2 cm以下,未分化型为主,pT1a,HM0,VM0,Ly0;(3)溃疡型,3 cm以下,分化型为主,pT1a,HM0,VM0,Ly0;(4)3 cm以下,分化型为主,pT1b(SM1),HM0,VM0,Ly0。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类型(1)中的未分化成分长径>2 cm,或类型(4)中SM浸润部分存在未分化成分,则应定义为eCura C2。2.eCura B:对于符合ESD扩大适应证的病变,在ESD后满足以下条件时,可归为eCura B:满足eCura A标准中的(3)或(4),且初次治疗和复发病灶再次切除的病灶累计直径≤3 cm。3.eCura C:不符合eCura A和B标准的病变归为eCura C,包括:(1)eCura C1:分化型癌行单次切除时,若水平切缘阳性或非整块切除,且不符合eCura A、B标准。(2)eCura C2:不符合eCura A、B、C1任何一种情况的病变。调整后的内镜切除术后的治疗方案见图1。(二)临床问题解析问题1:在决定内镜治疗适应证时,是否会考虑患者年龄?对于高龄的早期胃癌患者,目前尚无直接比较考虑年龄与不考虑年龄的ESD相关研究,因此在决定内镜治疗适应证时,不能明确推荐是否需要考虑患者年龄(同意率73.7%,证据强度D)。问题2:对于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内镜治疗时推荐暂停抗凝药物还是继续服用?对于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行内镜切除治疗时,尚不能明确推荐是否继续服用抗凝药物(同意率78.9%,证据强度C)。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刘揆亮
刘揆亮 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