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大肺癌肝转移放疗
治疗前

肿瘤直径大于9cm、体积大于230cc的肺癌肝寡转移患者,高剂量放疗如何帮助患者获得长期局控和生存?
57岁江苏女性,2018年6月接受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术+中转开胸右上叶支气管袖式切除术,病理显示腺样囊性癌。
2020年3月,MRI提示肝脏多发异常信号,部分考虑转移。同年6月CT复查提示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术后部分病灶治疗后改变,但范围增大,强化减低。
2021年4月,接受肝肿瘤微波消融术。
2022年1月,CT复查显示肝转移灶部分略增大,囊肿和肾低密度影同前,继续随访。同年8月,再次接受肝肿瘤微波消融术。
2023年3月、6月和9月,连续接受三次TAC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
2023年底,CT示肝右下叶转移灶较前明显增大,患者赴我院寻求放疗。
治疗中


该患者GTV病灶大小9.3*7.3*7cm,体积为230cc,约为成年男性一个拳头大小;病灶紧挨着辐射敏感的结肠和十二指肠。这种紧邻关键脏器的大肿瘤,很难安全的给与高剂量;但是影像检查显示该患者肝脏外其他部位无转移,属于典型的寡转移患者。如何在肝脏和胃肠道的辐射损伤在可耐受的范围内,给与尽可能高的剂量,是该患者获得长期局控和生存的关键。
对这种极端疑难的情况,通过实施多方面的安全措施(采用个体化腹部压迫等),以及谨慎的辐射剂量学评估,最终为患者实施调强放疗IMRT 65Gy/25次(处方BED10=82Gy,肿瘤内平均BED10为85Gy)。
患者于2024年2月完成肝病灶65Gy/25次的放疗,期间耐受良好,无明显副作用。
治疗后
- 治疗后14月

2025年4月(肝病灶放疗后14个月)随访CT示:病灶明显缩退。患者总体状况良好,定期随访中。
借这个大的肿瘤也简单说下放疗的一个特性。放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DNA,让癌细胞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逐渐坏死凋亡。放疗不像手术那样“立刻拿掉肿瘤”,放疗后肿瘤缩退并失去活性是一个逐渐完成的过程,需要定期做影像检查来评估放疗效果(通常在放疗后间隔 1 个月、3个月、6 个月等)。
大的肿瘤的完全退缩可能需要1-2年,在这个过程中能看到明显的、渐进的肿瘤大小和活性的变化。肝癌消融剂量放疗后,会出现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如一过性肿瘤体积增大等),需要放疗医生和影像科医生仔细的评估。
本文是赵建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