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林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案例

62°脊柱侧弯被判“手术”,女孩用6个月改写命运!

发表者:杨军林 人已读

62°的大角度脊柱侧弯,很多医生都说只能手术,女孩一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新苗医疗团队,最终能否创造奇迹?

案例背景

小芝(化名)15岁的时候因为体态异常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有62°脊柱侧弯!背部外观也出现明显异常:躯干向左偏移,双肩不等高,肩胛骨不对称,右侧腰线往内凹陷,脊柱线明显往左侧弯曲。

治疗前的角度和外观

这么大角度的侧弯,医生都说只能手术治疗。正当小芝一家陷入绝望的时候,他们在网上看到了杨军林教授接受央视采访的视频,得知其团队在40-60°侧弯保守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于是立刻赶到新苗,希望能找到保守治疗的方法。

鉴于小芝一家坚决不愿意手术,新苗医疗团队对小芝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之后,认为她可以尝试新苗综合性保守治疗,于是为她制定了一套包括矫形支具、医学形体以及强化康复治疗等在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治疗故事分享

01 心态乐观:戴支具跟戴牙套没啥区别

完成强化治疗后,小芝的深层肌肉得到充分松解,此时佩戴新苗定制的矫形支具,拍摄X光片显示主弯角度为18°支具矫形率达到71%

虽然支具矫形率很高,但也要坚持佩戴才有效果。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女孩来说,顶着外界的目光佩戴支具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

但小芝的心态很乐观,她说:“戴支具矫正侧弯其实跟戴牙套矫正牙齿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了解侧弯矫正的人相对少一点而已,没什么好在意的。”所以她每天都按医嘱要求坚持佩戴支具,保证了支具的治疗效果。

02 平衡学习与训练,时间管理很重要

小芝现在读高二,学习压力很大,但她每天都会抽出2个多小时进行医学形体训练。

为了不影响学习,小芝将形体动作拆分成三部分:一些日常站立坐行可完成的动作在学校做,中午休息时也练一些简单的动作,晚上回家后再完成剩下的复杂动作。而且她一边练的时候还会一边背书或者听网课,充分利用时间。

而妈妈也做好陪伴监督的角色,确保小芝将动作做到位,每个星期还给她拍摄背部外观照,让她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并给予鼓励:“你看你练得很不错,努力没有白费!”

03 杨教授鼓励:期待你创造世界纪录!

通过6个月的坚持与配合,小芝获得了非常好的矫形效果,X光片显示侧弯角度从62°减至30°,已经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过程的角度和外观变化

杨军林教授对小芝的进步表示欣慰:“孩子和家长真的将时间规划得很好,不仅没有耽误学习,而且锻炼得很到位,能达到这个效果真的相当棒!”他还鼓励孩子说:“一定要继续努力,我期待你将角度再降下去,创造世界纪录!”

妈妈也感激地说:“真的非常感谢杨教授和新苗团队,因为有你们的帮助,孩子才能避免手术,你们真的是我们大角度患者的福星!

医生点评

患者治疗前15岁,Risser征1级,主弯腰左弯Cobb角62°,腰椎III°旋转,躯干向左失衡,背部肌肉出现明显的不对称,手术指征明显。因患者及家属坚持要求保守治疗,结合影像、查体及柔韧性等评估,建议支具结合医学形体、强化康复的综合保守治疗。

患者主弯在腰部,柔韧性较好,首次支具下矫形率达到71%,并且其治疗依从性高,积极配合新苗XTS体系全过程治疗监控和中长期动态调整治疗,遵医嘱要求坚持每天有效佩戴支具及形体训练,定期参加强化康复治疗,所以侧弯在6个月内得到显著改善,主弯从62°矫正至30°,好转51%,外观基本恢复对称。

目前患者的Risser征4级,已度过快速生长期,骨骼发育趋于稳定,但因为治疗前侧弯角度较大,仍有进展的风险。后续需遵医嘱坚持治疗,并定期复诊,在巩固目前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矫正侧弯,恢复健康体态。


本文是杨军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