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吕敏敏 三甲
吕敏敏 副主任医师
沧州市人民医院 口腔科

关于洗牙的误区,央视都科普过了,您还不知道吗?

7人已读

在日常生活中,口腔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洗牙作为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却常常被误解和忽视。本文将结合央视的科普内容,详细解析关于洗牙的几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天天刷牙就不用洗牙了

很多人认为,只要每天认真刷牙,就能保持口腔清洁,无需额外洗牙。然而这是一个常见误区。刷牙确实能够清除牙齿表面大部分食物残渣和菌斑,但难以彻底清除牙缝、牙龈沟等隐蔽部位的菌斑和结石。这些难以触及的地方往往是牙菌斑和牙结石滋生的温床,长期积累会导致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洗牙则能够利用专业的设备和手法,彻底清除这些隐蔽部位的菌斑和结石,预防口腔疾病发生。

误区二:洗牙会破坏牙釉质

牙釉质是牙齿最坚硬的部分,其硬度远高于洗牙时所使用的器械。正规的洗牙操作是利用超声波或手动器械,通过震动和刮擦方式去除牙齿表面的菌斑和结石,不会对牙釉质造成损伤。相反洗牙能够去除牙齿表面的污垢和结石,使牙齿恢复本色,看起来更加光洁。因此不必担心洗牙会破坏牙釉质。

误区三:洗牙会导致牙缝变大

有些人洗牙后会感觉牙缝变大了,这其实是一种错觉。牙缝变大的真正原因是牙结石长期压迫导致牙龈萎缩。在洗牙前,牙结石填充在牙缝中,掩盖了牙龈萎缩的事实。洗牙后牙结石被清除,牙龈萎缩问题暴露出来,才会给人牙缝变大的错觉。实际上洗牙有助于预防牙龈萎缩和牙缝变大,维护口腔健康。

误区四:洗牙会让牙齿变敏感

洗牙后,有些人可能会感觉牙齿变得敏感,尤其是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这并非洗牙本身导致的,而是牙周病已经导致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在外。洗牙只是去除了覆盖在牙根上的牙结石,使牙根暴露出来,从而加剧了敏感症状。因此洗牙后牙齿敏感实际上是牙周病的一种表现。通过洗牙及时发现并治疗牙周病,有助于减轻牙齿敏感症状。

误区五:洗牙就是美白牙齿

很多人误以为洗牙能够美白牙齿,但实际上洗牙的主要目的是清洁口腔、预防和治疗牙周病。洗牙能够去除牙齿表面的菌斑、结石和色素等污垢,使牙齿恢复本色,但并不能改变牙齿本身的颜色。如果牙齿本身颜色偏黄或存在氟斑牙、四环素牙等问题,洗牙是无法达到美白效果的。对于想要美白牙齿的人来说,需要选择专业的牙齿美白项目。

误区六:洗牙会很痛

洗牙时可能会感到一些震动和刮擦的不适感,但通常并不会感到疼痛。对于那些定期洗牙、牙结石较少的人来说,洗牙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舒适的。洗牙时感到疼痛的原因可能是牙齿上存在较多的牙结石或牙周炎等问题,导致牙龈敏感或发炎。通过洗牙及时清除牙结石和治疗牙周炎,有助于减轻洗牙时的疼痛感。

结语

洗牙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关于洗牙仍存在诸多误区。通过本文的科普解析,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洗牙的作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念。定期洗牙、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关注口腔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吕敏敏
吕敏敏 副主任医师
沧州市人民医院 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