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栋梁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儿童露龈笑该不该早期矫正?几岁牙齿矫正好?

发表者:张栋梁 人已读

有些家长很困扰:孩子笑起来露牙龈担心长大后会不会更严重?

其实观察身边的孩子,一笑起来就露出牙龈的情况并不少见,为什么孩子会出现露龈笑?该不该早期干预?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露龈笑?

站在美观的角度,微笑时不露或少量地暴露上牙牙龈,这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如果露出的牙龈超过2mm,就会影响美观。

微笑时,牙、牙龈的暴露量取决于三方面:

  • 牙齿因素;
  • 骨骼因素;
  • 肌肉因素;

1、牙齿因素

我们有个标准值,就是上中前牙的切端跟上唇下缘之间这个距离是2毫米。所以如果这个高度大于3毫米,我就会认为它有一部分因素是牙太长造成的,因此我们重点是要压低前牙。

当我们改变牙齿的垂直向的高度,比如可以拉伸或者压低的时候,牙龈它既然附着在釉牙本质界,所以它会因此跟着牙冠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压低或伸长。所以因此我们是可以改善露龈笑的。

当孩子出现牙齿拥挤、错位等排列问题,也可能导致唇部的支撑和覆盖出现异常,使得上唇在微笑时不能正常地贴合牙齿,进而牵拉牙龈,让牙龈暴露过多,出现露龈笑的情况。

2、骨骼因素

如果孩子的上颌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向前、向下过度生长,就会使得上唇和牙齿的位置关系发生改变,上唇被向上撑起,在微笑时牙龈就会大量暴露出来。

这种情况往往和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比如父母一方存在上颌骨发育过度的情况,孩子出现类似问题的概率也会增加。

有的孩子生长型为高角,也就是面部在垂直方向上发育得比较长,下颌平面角度过大,这会使得唇部相对更难覆盖牙齿和牙龈,容易出现露龈笑。

3、肌肉因素

如果孩子的上唇提肌如果过于活跃,力量过强,或者长期口呼吸,在微笑时就会过度牵拉上唇,使上唇抬升过高、过快,从而让牙龈暴露过多。

比如一些孩子习惯了比较夸张的笑容表达方式,久而久之,相关肌肉的运动模式就固定下来,容易出现露龈笑。

另外唇系带过短或者紧张的情况,同样会限制上唇的正常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唇部在做微笑等动作时,由于唇系带的限制,无法自然舒展和移动,可能就会出现异常的上抬,使得牙龈暴露过多,造成露龈笑的表现。

当然上唇系带的附着位置、形态是动态变化的,附着位置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上移,有些孩子会随着换牙后慢慢变好。如果孩子换了门牙,上唇系带仍没有明显上移、仍停留在新的门牙之间,可以考虑修整手术。

孩子出现露龈笑需要早期矫正吗?

我觉得是否决定孩子要不要干预露龈笑,要从以下几点判断:

看牙齿萌出情况:

孩子在乳牙列或者是替牙期时,如果出现露龈笑,实际上有一个很重要一点,就是它的生长还没有完全完成。

孩子先萌出的是上下门牙,牙槽骨随着牙齿萌出一同生长、改建,在大牙没有长完以前,孩子的上门牙会较多地盖住下门牙,也就是“深覆合”,上门牙和上牙牙龈的暴露量往往比较大。

但随着牙齿继续萌出、后牙牙槽骨生长,上唇长度也会延长,露龈笑的情况就会逐渐改善。到了6-8岁时,孩子陆续替换上下门牙,曾经的乳牙,牙冠短小,而新的恒牙,牙冠则是更加“瘦长”的比例。相当于牙龈的位置上移了,也会让露龈笑的情况好转。

所以可以先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换完门牙还是出现深覆合露龈笑的问题,可以考虑早期矫正改善。如果担心的话,可以6/7岁带孩子口腔检查评估。

看骨骼发育情况:

像上颌骨发育过度等骨骼因素导致的露龈笑,一般来说,早期干预效果会更好。可以在8岁左右干预,因为在孩子骨骼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时,通过早期矫正引导颌骨朝着更正常的位置生长。

看肌肉因素情况:

如果是因为肌肉的因素或者是口呼吸因素,5/6岁就可以让孩子进行唇肌功能训练,或者戴个肌功能矫治器,肌肉训练器,纠正不良口腔习惯。

家长可以带着孩子锻炼肌肉,来改善露龈笑,唇闭合不全的情况。

因此家长需要注意:

定期检查:尤其有家族性遗传露龈笑、骨性嘴凸、口呼吸等情况。

日常观察:记录孩子自然微笑、大笑时的牙龈暴露量,以及不良口腔习惯,发现异常及时就诊纠正。

功能训练:练习抿嘴含纸片、闭唇鼓气等动作,增强唇肌力量。

大概7岁左右,孩子进入换牙期后,建议每年定期评估牙齿咬合和颌骨生长等情况,及时干预。

本文是张栋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