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发表者:芦雪峰 人已读
病史简介:
患者,35岁,婚后未避孕未孕4年。自2022年起,因男方少弱精及卵巢低储备,开始接受试管婴儿(IVF)治疗。
后经朋友推荐,患者找到芦雪峰教授(博士生导师)。进一步检查发现血小板聚集(AA)高于正常值(92.1%),D-二聚体为0.35mg/L。基于此,患者于2024年12月采用微刺激方案促排卵,获卵3枚,ICSI受精3枚,获得2枚可用胚胎,并将所有胚胎冷冻。
点评:IVF-ET(试管婴儿)技术帮助患者克服了受精障碍及胚胎植入的难题,成功实现了怀孕。然而,怀孕是一个复杂且多因素交织的过程,不仅仅是胚胎的受精和植入,还需要关注母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潜在问题。在本病例中,患者经历了多次治疗和失败,但在对患者的综合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后,最终取得了成功。
本病例中的治疗策略十分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卵巢储备、胚胎质量及可能存在的免疫与凝血问题,医生针对性地调整了治疗方案,并最终通过抗凝治疗和微刺激方案成功实现怀孕。这也强调了个体化治疗在试管婴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试管婴儿治疗不仅需要关注技术操作的精确性,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细致调整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实现健康的妊娠并顺利分娩。
本文是芦雪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