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许志恩 人已读
前天,一位病人在好大夫在线问诊。这是我的一位老病号,她原来的疾病是“脑梗死、糖尿病”,左侧手脚乏力,以前在线下给我看过,此后一直服药治疗,病情控制很稳定。
这次问诊,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春节期间,好吃的东西太多,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好吃的、想吃的,都吃一点,血糖一下子失控,这段时间,空腹血糖经常在10左右徘徊。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将道理说明白,她很容易接受我的解释和劝说,向我保证,一定控制好自己的嘴,将血糖控制好。
另一个问题有点特别。她说,最近发现左侧手臂的肌肉萎缩,而且肉眼可见,问我是什么原因,应该做什么检查,怎么治疗。
我在确定她确实只发现左上肢的肌肉萎缩,其它肢体没有肌肉萎缩后,我便建议她做颈椎磁共振。她感到不解,她原本是中风的,而且也是左侧肢体乏力,为什么要做颈椎磁共振。
我告诉她,首先,中风引起的肌肉萎缩,一般是瘫痪这一侧的肌肉萎缩,而不是瘫痪侧的上肢萎缩,下肢一点事没有;第二,中风引起的肌肉萎缩大多属于废用性萎缩,而她不存在这种情况;第三,单一的上肢肌肉萎缩,以我的临床经验,大多与颈椎病有关。
病人和她的家属很相信我,马上带她到医院做颈椎磁共振,结果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颈椎间盘脱出很明显,属于“混合型的颈椎病”,我建议她找骨科医生看看。
其实,颈椎病并不少见,很多人以为,颈椎病与疼痛和头晕有关,其实,颈椎病因为损害附近的组织结构 不同,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和体征,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很容易漏诊。
下面,我说一下颈椎病的一些基本常识,希望对病友们有帮助。
颈椎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尤其在中年和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
二、发病率:
据统计,颈椎病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约为10%-20%,而在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30%-50%。
三、高危人群:长期伏案工作者、司机、教师、程序员等职业人群更容易患病。
四、颈椎病分成几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的临床表现特点是什么?
根据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颈椎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神经根型颈椎病:
(1)病因: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压迫神经根。
(2)临床表现:可以引起受累的一侧手臂麻木、无力,握力下降。特定姿势(如仰头、咳嗽)可能加重症状。
2、脊髓型颈椎病:
(1)病因:椎间盘突出、骨赘或韧带增厚压迫脊髓。
(2)临床表现:可以出现上下肢的症状,比如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感)。上肢精细动作困难(如写字、系扣子)。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3、交感型颈椎病:
(1)病因:颈椎病变刺激交感神经。
(2)临床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耳鸣、心悸。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
4、椎动脉型颈椎病:
(1)病因:椎动脉受压或痉挛导致脑供血不足。
(2)临床表现:突发性眩晕,尤其在转头时加重。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耳鸣。严重者可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
5、混合型颈椎病:
病因:多种病理变化同时存在。
临床表现:同时具有上述多种类型的症状。
诊断颈椎病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病史和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的症状、职业、生活习惯等。
检查颈部活动度、肌力、感觉、反射等。
(2)影像学检查:
X线: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骨赘、椎间隙狭窄等。
CT:显示骨性结构的变化,如骨赘、椎管狭窄等。
MRI:评估椎间盘、脊髓、神经根等软组织的病变,是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金标准。
(3)血管超声或MRA:用于评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血管情况。
(4)电生理检查:
如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用于评估神经根受压情况。
颈椎病的治疗需根据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适用于大多数轻中度颈椎病患者。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和炎症。
肌肉松弛剂:缓解肌肉痉挛。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族,促进神经修复。
物理治疗:
颈椎牵引:缓解神经根压迫。
理疗:如热敷、电疗、超声波等。
康复锻炼:
颈部肌肉强化训练,改善颈椎稳定性。
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
后路椎间孔扩大术:扩大神经根出口。
交感型颈椎病:
以保守治疗为主,如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严重者可考虑神经阻滞或射频消融术。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中年和老年人群中。根据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和混合型。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MRI、CT)和临床表现。治疗需根据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特别提醒:一旦确诊,请听从主诊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本文是许志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