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耳畸形会影响听力吗?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对听力及语言发育的影响及助听器的应用指南
1.小耳畸形除了影响患儿外观外对听力和其它方面会有影响吗?
小耳畸形主要表现为耳廓缩小或缺如,常伴外耳道狭窄或闭锁及听骨链畸形。 多数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的骨导听力正常,90%以上的患耳存在气骨导差为50~60 dB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单侧受累的患者,言语发育和日常交流基本无碍,但噪声下言语识别及声源定位能力受到一定影响;双侧受累的患者,言语交流能力存在明显障碍,如不及时进行听力干预,会影响言语发育。
2.小耳畸形患儿听力损失可以改善吗?
小耳畸形患儿除了存在耳廓缺陷意外,因患耳存在50~60 dB的气骨导差,故表现为中重度传导性听力损失。因此小耳畸形患儿除了需要耳廓再造手术改善外观外,还有听力干预的必要,尤其是双侧小耳畸形患儿。针对小耳畸形患儿听力干预的方法有耳道成形/再造听力重建术和应用骨传导助听器两类。 中耳发育较好的患者可选择耳道再造及鼓室成形术,但存在面神经损伤等手术风险,且部分患者远期听力效果欠佳,可能发生耳道再狭窄/再闭锁 。对于大多数患者,应用骨传导助听器是首选的听力干预方式。
3.骨传导助听器有哪些分类?
骨传导助听器分为非植入式和植入式两大类。非植入式骨传导助听器主要通过软带、发箍、粘贴等方式佩戴。植入式骨传导助听器则根据植入后皮肤是否完整分为穿皮式(percutaneous)和经皮式(transcutaneous)两类。 穿皮式具有直接刺激颅骨,减少皮肤衰减(8~20 dB)的优势,并发症较多。经皮式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类:被动式皮下植入磁体,助听器外机通过磁吸佩戴,更为舒适方便,虽然无法避免经皮衰减,但并发症相对较少;主动式通过皮下植入振动元件直接刺激颅骨,克服了经皮衰减,但对植入患者颅骨的发育程度有一定要求。
4.骨传导助听器怎么选择?
为促进早期言语发育,推荐双侧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尽早应用非植入式骨传导助听器,如软带式产品。2019年婴儿听力联合委员会建议的最低目标适配年龄为2月龄。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患儿通常于3月龄完成听力诊断检查,因此在我国学者的报道中,软带式骨传导助听器的最小佩戴年龄为3月龄。长期随访表明,早期软带式骨传导助听可显著促进患儿听觉言语发育,且软带对患儿颅骨发育无明显影响 。因此我们推荐起始佩戴年龄为3月龄,部分患儿若无法完成客观听力评估,可适当延后佩戴时间。为改善噪声中的言语识别率,双侧外中耳畸形患者可双耳佩戴骨传导助听器 [ 7 ] ,单侧外中耳畸形患者也推荐佩戴非植入式骨传导助听器。
本文是李小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