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连君 三甲
杨连君 主任医师
东直门医院 病理科

病理科常见差错与预防

70人已读

黄晓琪、臧萱(病理医生杨连君工作团队)

病理科都是医院不可或缺的诊断科室,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患者的病理标本进行检查和分析并得出疾病诊断。病理诊断是临床实践中最重要的疾病诊断,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在医疗体系中起到疾病法官的作用。在病理科的日常工作中,由于技术操作规范落实、设备配置与管理、人员数量与技术能力等多种因素不尽人意,很难避免出现差错,这更需要经常对病理科可能出现的差错进行分析和预警,并及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标本接收错误

标本接收时未正确录入患者信息,或标本与患者信息不匹配;接收标本量与申请单不符;标本标签脱落、模糊导致的混淆。当出现标本混淆,诊断结果也会发生张冠李戴,可能导致医疗差错和事故。

预防措施:接收标本时,应仔细核对患者信息,比如姓名、年龄、住院号,标本名称,标本数量等,确保标本的患者信息与病理申请单一致,并做好交接记录,病理科内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制定清晰的标本送检流程,明确送检要求。尽量使用电子标签系统,有利于减少人工填写错误。

二、取材失误

对组织标本进行取材时,未取到关键病变部位,或者取得的组织太少,导致病理医生看到的组织形态不够完整,以致诊断不准确。

预防措施:提高取材技术,掌握取材要点。病理科人员取材时,要参考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和临床信息及病理申请单上的其它内容等尽量准确确定取材位置。如有条件可结合入院记录和手术记录等病案信息。

三、标本处理不当及切片质量差

未使用规范的标准病理标本固定液、标本未及时固定或固定不充分、脱水不彻底;设备故障未及时发现或带故障运行;包埋过程中组织损伤、组织污染;切片薄厚不均,或者有褶皱、破损及污染;染色不均匀,自动染色机故障影响染色效果,都会导致组织结构不够清晰,阅片诊断困难以至于漏诊或误诊。

预防措施: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标本处理;定期检查固定液浓度等指标、脱水机和切片机的工作状态,保证相应设备正常运行;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制定标准化的技术室SOP文件,规范操作;定期更换染色液,确保染色质量;对染色后的切片进行质控,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切片返工重做。质量控制是确保病理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通过质量控制保证病理切片质量整体水平稳定可靠及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四、医务人员沟通与协作不足

临床医生填写病理申请单时未准确提供患者病史、症状等信息,病理医师诊断缺乏关键依据。病理科内部医生之间、技师之间、医生与技师之间团队协作不足也是导致差错的可能原因。

预防措施:加强临床病理沟通机制,制定规范的临床病理讨论会流程,并做好沟通记录。病理科内部加强团队建设,集思广益,团结互助,共同预防差错。

五、病理诊断错误

病理医生诊断时因为知识储备不充沛、诊断实践经验不足,或者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和病史不够等原因导致判断失误,出现漏诊或误诊,对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造成不良影响。

预防措施:病理医生培养周期长,应不断加强诊断能力学习和提高,活到老学到老,多参加学术交流、病例讨论,积累经验;诊断时,要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检查结果,必要时要与临床医生沟通以获得准确的临床信息;严格执行三级检诊制度,由资深病理医生复核诊断。对于疑难或特殊病例要科内集体讨论之后才能发出病理报告。

总之,病理科出现的差错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通常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应按规范配备基本的人员和设备,并加强科内培训和业务学习、老带新传帮带,提升病理团队的整体工作能力,优化工作流程,强化质量控制,加强沟通与协作,以有效地预防差错的发生,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杨连君
杨连君 主任医师
东直门医院 病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