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耿化晓 人已读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全球范围内一项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伴随生活水平改善和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儿童肥胖的发病率日益增多,由此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等风险增加,肥胖本身可能通过诱发的胰岛素抵抗、脂质损害及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等途径引起心脏血流动力学结构和功能改变,严重时可诱发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
本次分享的是11岁男性学龄期儿童的故事,小朋友身高169.0cm,可体重却达到了124.0kg ,BMI 43kg/m2。患儿因“流涕、咳嗽3天,胸闷2天”来我院门诊就诊,比较突出的症状是呼吸费力,夜间入睡困难,平卧后容易憋醒,伴心悸,乏力,来诊后给予监测基本的生命体征血压BP 149/72mmHg,经其他化验检查肥胖引起了脂肪肝、糖耐量受损、内分泌激素异常、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患儿LVEF 52%轻度降低,左心扩大、肺动脉高压(轻度),为什么会发生心脏扩大呢?心室壁无肥厚,不考虑高血压继发,经查阅文献后发现肥胖本身可能引起心脏扩大,尤其BMI超过40以上的人群,专家们把由于病态肥胖引起的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定义为肥胖性心肌病。
那么肥胖性心肌病(OCM)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2016年ESC心肌与心包疾病工作组并未将OCM列入一种独立的心肌病。而AHA将其归为扩展性心肌病的一种亚型,将OCM定义为病态肥胖下发生的,存在内分泌和代谢异常,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心肌疾病,这些结构异常包括左心室扩张、离心或向心性左室肥大,左室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及右室功能障碍。
肥胖性心肌病有哪些表现呢?
肥胖儿童可同时合并高血压、心衰、房颤、高脂血症、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哮喘、深静脉血栓等,而肥胖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初期无症状,随诊病情进展可出现乏力、运动耐力下降、外周血管水肿、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如合并右心衰出现腹胀、肝脾肿大、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合并左心衰出现气促、肺部湿罗音。
肥胖性心肌病有哪些检查提示心功能不全和心脏扩大呢?
胸部X射线可表现为肺水肿、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可提示左室质量增加,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积增加,LVEF降低,E/A下降,等容舒张期延长。
肥胖性心肌病有哪些治疗方式?
OCM缺乏特定的临床治疗指南,治疗方案主要针对肥胖的治疗和心衰的纠正。
1.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节食和运动:逆转肥胖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和结构异常
限制饮食,低盐饮食,小于2g/d,改变饮食结构,减少总热量的1/4-1/5,多进食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严禁油炸、甜食。中等强度运动。
2.药物治疗
对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3-6月后仍不能控制BMI或改善代谢合并症的情况下,对于12岁以上的儿童可考虑药物减重治疗,包括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以及中枢食欲抑制剂芬特明联合托吡酯。
如合并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纳入传统心衰的诊疗指南管理,给予纠正心衰药物联合治疗:包括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强心苷类。
3.减重手术(Bariatric surgery)
对于BMI超过35kg/m2并出现高风险合并症的患者,分为局限型、吸收不良型和综合型。局限型指通过手术减少胃内容量,吸收不良型通过与小肠进行旁路手术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而二者结合是现代减重手术的金标准首选,现已被广泛接受,手术安全有效,死亡率低于0.5%。
本文是耿化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