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许志恩 人已读
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我曾经在公众号里写过这样的案例,今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硬膜下血肿,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在脑表面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的血肿。根据发病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以内)、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天至3周内)和慢性硬膜下血肿(伤后3周以上)。
1.头部外伤:这是硬膜下血肿最常见的原因。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反应迟缓,容易发生跌倒、碰撞等意外,导致头部受伤。即使是轻微的头部外伤,也可能引起硬膜下血肿,尤其是存在脑萎缩的老年人,颅内空间相对增大,脑表面的桥静脉被拉长且张力增加,更容易在外伤后发生撕裂出血。
2.抗凝药物的使用:一些老年人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等,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这些药物会影响血液的凝固功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即使是轻微的头部外伤,也可能导致硬膜下血肿的发生。
3.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长期受到高压力的冲击,容易发生损伤。当头部受到外伤时,血管更容易破裂出血,形成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的症状表现多样,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这也是导致该病容易被忽视的原因之一。
1.头痛、头晕:这是硬膜下血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是由于血肿压迫脑组织,引起颅内压增高所致。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轻微的胀痛,而有些患者则可能出现剧烈的头痛。
2.恶心、呕吐:颅内压增高还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头痛之后出现,且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3.意识障碍:如果血肿较大,压迫脑组织严重,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的程度与血肿的大小、部位以及发展速度有关。
4.肢体无力:血肿压迫运动神经中枢或传导通路,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无力、偏瘫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一侧肢体出现,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5.精神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如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情绪不稳定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血肿影响了大脑的功能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硬膜下血肿的症状可能会在受伤后数天、数周甚至数月后才出现,这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果老年人头部受伤后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保守治疗:对于血肿较小、症状较轻、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主要措施包括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脱水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等。同时,要定期进行头颅CT检查,以了解血肿的变化情况。
2.手术治疗:对于血肿较大、症状较重、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形成迹象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包括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 -钻孔引流术:这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常用方法。通过在颅骨上钻孔,将血肿内的液体引流出来,以减轻颅内压力。该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大多数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 -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尤其是血肿较大、脑受压明显或有脑疝形成的患者。该手术方法需要打开颅骨,清除血肿,并对出血点进行止血。手术创伤较大,但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硬膜下血肿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血肿的大小和部位、治疗是否及时等。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如果治疗不及时,血肿可能会继续增大,导致脑疝的发生,危及生命。此外,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可能会遗留一些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记忆力下降、肢体偏瘫、失语等,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来改善功能。
1.预防头部外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碰撞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如保持居住环境整洁、无障碍物,行走时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避免单独外出等。
2.合理用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要避免自行服用其他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3.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血管损伤的风险。
4.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头颅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特别是有头部外伤史的老年人,更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硬膜下血肿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我们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加强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硬膜下血肿,关注老年人的健康。
本文是许志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