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谈经方治哮喘
------------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诊室里。2024年11月11日,我这里又迎来了新老病人的陆续造访,我依旧以亲切如老友般的问候开启了问诊。
“最近感觉怎么样?”问道。
“好多了,咳嗽少了,喉咙痰也少了!”一位复诊的老年男性患者带着笑容回答。
“嗯!这次你说话气也足不少,上次说话说到后面声音都没了!”我细心地观察着患者的变化。
“哈哈,确实,最近心慌也好很多,不太慌了。这药刚吃时几天,会感觉胃口不太好,觉得身体里水分有减少,但过几天又恢复了。”
我解释:对,嘴干等情况,说明你体内水饮情况在减少
“这药吃着啥味道?能说出来吗?”
“酸、麻、涩!”患者回答。
“不错,五味子、细辛、麻黄的味道就是这样。
我效不更方,继用原方。
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我翻阅着这位患者上次就诊的笔记,思绪回到了两周前。
原患者自述有哮喘病史,最近咳嗽严重,喘得厉害,白天咳,夜里不咳。喉咙痰多、痰黏,痰色透明夹白,“喉咙里有痰顶着”。清涕多,嗅觉不灵,喉咙不痛。心慌,手脚冰冷。睡眠质量不好,晨起感觉无力、腿软。小便量少,口不干。
观察患者:老年,体形中等偏瘦,肤白黄,大眼,双眼皮;舌胖大水润有齿痕,地图舌,舌尖满布红点;腹软,腹部有振水音;手凉,脉细;气急,呼吸短促,咳嗽时有痰鸣音。
经过望闻问切以及腹诊,我胸有成竹地给病人写下药方:麻黄、生姜、五味子、细辛、姜半夏、紫菀、款冬花、射干、红枣、葶苈子——射干麻黄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14剂,自煎。
药方开好后,并细交待病人:“煎药时药罐盖子一定要半开状,让蒸汽外散。生冷、水果少吃。”
我给她用了射干麻黄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这两个方的组合,适用于痰液、鼻涕清稀,嗅觉不灵敏,喉间有水鸡声,咳喘,说话气短,有痰饮、水饮在体内的人。直观的辨别点在她的舌头胖大水润、地图舌,胃内振水音,手凉,脉细。麻黄、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这些药的药证都在里面。”
经典方证:“‘喉中水鸡声’是射干麻黄汤应用的特异性指征,多见于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本案患者的喉中哮鸣音,就是我用此方的抓手。射干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条文描述了一个病人咳嗽气逆,咽喉中不断有痰鸣声的生动形象。这首方可宣肺下气,化痰除饮,症状较局限于咽喉、气管和肺部。”
“这个病人哮喘10多年了,想通过这几付药,就把她的痰饮彻底去除,显然是有难度的。虽然他现在症状有改善,此方同样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这个条文描写了一个清水鼻涕多、痰涎多、嗅觉功能下降,且咳逆上气,喘咳之人。本案合方的‘榫卯点’,就是两个方证中都有的 ‘咳逆上气’,有是证,合是方,故而,我合上了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里的方子,很多是对病用方,本案的辨证思路,就是经方医学体系中的方病相应。果然,方证相应了,疗效就是显著!
本文是王英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