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戴然然 人已读
患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戴然然医生,希望我的科普内容能为您带来帮助。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关于慢阻肺的常见疑问解答”
关键词:肺癌 危险因素 癌肺同治
肺癌和慢阻肺是呼吸系统比较常见的两大疾病,两者相互作用,为临床带来巨大挑战。慢阻肺是肺癌风险因素,慢阻肺患者合并肺癌的可能性是肺功能正常人群的3-6倍,是肺癌患者非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常见病因。究其原因,两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专家说:肺癌和慢阻肺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既往肺部疾病史。COPD和肺癌的发生发展均是涉及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可能源于相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氧化应激、慢性炎症、细胞衰老、端粒缩短、上皮间质转化(EMT)等遗传易感性和表观遗传学特征。因此,一旦确诊为慢阻肺且存在肺癌高危因素患者,实施慢阻肺规范治疗基础上,应每年进行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随访,以便早期诊断肺癌。什么是高危因素呢?肺癌发⽣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55岁;(2)吸烟史>30年包;(3)胸部CT检查发现肺⽓肿;(4)存在⽓流限制FEV 1 /FVC<0.7;(5)体重指数<25 kg/m 2;(6)有肺癌家族史。与此同时,确诊为肺癌且存在慢阻肺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快进行肺功能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慢阻肺并予以治疗。针对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治疗管理策略应包括基于二者各自的进展状况和严重程度、个体情况和干预措施优先级的综合方案,我们称为“癌肺同治”。具体而言,对于肺癌患者,如果处于慢阻肺稳定期推荐采用以支气管扩张剂为基础的吸入疗法,应根据临床症状、肺功能、急性加重风险、合并症和外周血EOS计数,定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还应进行非药物治疗(如戒烟、避免接触有害因素、接种疫苗、呼吸康复和氧疗);如果处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应去除诱因,评估急性加重程度,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合适的治疗,如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适当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黏液溶解剂和抗菌药物;必要时可采取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肺癌和慢阻肺均为慢性进展性疾病,具有异质性。临床应尽可能动态监测患者的病理类型、基因状态、免疫状态和肺功能变化。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从机制入手,找到对这两种疾病早期共存时都有效的药物。但就目前而言,戒烟,避免粉尘暴露等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在高危人群中开展LDCT筛查非常重要。慢阻肺患者也要经常注意自己的变化。如:咳嗽的声音、痰的性状、气喘的程度,体重和体力状况等。如果有变化,应该及时就医检查。
如何计算吸烟量: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年数=年支数,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年包数。如果一位烟民吸烟35年,平均每天吸1包,那么这位烟民的吸烟量就是20×35=700年支=35年包。
如何计算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也叫身体质量指数(BMI),该指标是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来,这个公式所得比值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人体密度。因计算方式简单,现在被普遍用于评价人体的营养状况、胖瘦程度或身体发育水平。
本文是戴然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