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发表者:李永祥 人已读
(公众号: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4.10.7报道)有一种剧痛,叫作神经病理性疼痛。这种疼痛变化多端,患者有时感到针扎、刀割、撕裂,时而为电击、火烧,多数患者迁延不愈,生不如死。非常典型的包括幻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顽固性疼痛。
关于疼痛的机制有很多学说,但只有1965年梅尔扎克(Malzack)和沃尔(Wall)发表的“痛觉闸门控制学说”被广泛接受。随着时间推移,“闸门控制学说”很难解释诸如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和幻肢痛等魔鬼般疼痛的临床现象。安建雄博士通过自己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合文献支持,于2022年10月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官方杂志《中国疼痛医学》发表“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全神经损伤学说”(comprehensiveneural insult theory)。
该假说的核心内容为:周围神经损伤引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全神经结构的损伤和认知障碍,传统抗惊厥药虽然可以缓解疼痛,但不能修复损伤的神经结构,也不能改善认知障碍;而(电、磁、光、化学等)神经调控技术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可修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相应地也会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实践表明,疼痛全神经损伤学说可以改变临床行为和范式,促进患者远期预后,安建雄团队用神经调控和修复彻底替代传统的糖皮质激素注射与神经损毁,并发症显著减少,远期效果明显改善。
日前,90岁的唐先生经安建雄团队治疗后出院。三年前,老人就已患重度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神经痛多年,身体接触任何东西、即使风吹过,都会痛彻心扉,这样的疼痛像魔鬼一样伴随着他,让他甚至痛到想要自杀。心急如焚的家人在网上查阅资料,反复对比鉴别,了解到安建雄教授有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0多年的临床经验,就从浙江省宁波市奔赴北京,接受了安建雄的“两弹一调控”治疗,疼痛从难以忍受的9分降到了3.5分。时隔三年,为了让老人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出于对安建雄的完全信任,家人又陪同老人跨越1000公里,来到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再次接受安建雄团队的创新治疗。老人的疼痛再次显著减轻,原来皮肤摩擦引起的疼痛超敏竟然神奇消失了。
据安建雄介绍,以往超过一年和神经损毁后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部分医生的共识是“等待”策略,原因是医疗干预有害无益。而其团队首创的“两弹一调控”不毁神经、不打激素,是针对慢性疼痛造成持续全神经损伤的病理机制,用“导弹+散弹”原理,在超声和影像学技术引导下,将神经修复药物精准注射到神经节周围,通过抗炎和神经修复作用治疗。
无独有偶,来自湖南的孔先生因为右下腹疼痛持续了八年,遍访多家大医院都未找出疼痛原因,最后也是通过网上一名被安建雄治愈的盆腔痛患者推荐,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安建雄,被诊断为盆腔痛。入院第二天,安建雄亲自为孔先生实施超声引导下的无痛腹腔灌注治疗,当天上午治疗结束,下午孔先生就觉得疼痛程度由原来的5分降为1分。
安建雄介绍,用无激素的抗炎药物治疗盆腔痛,这种神经修复和调理理论和技术正在终结神经损毁和激素注射为主旋律的疼痛治疗。近十年来,团队与德国和美国等国际同行合作,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将三氧成功用于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股骨头坏死和慢性盆腔痛、抑郁症和失眠障碍等疑难病。2022年9月1日,他领衔的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三氧医学研究室获批成立,成为迄今国际上第一个由高等院校设立的三氧医学研究专门机构。
采访中,安建雄教授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治愈的各类患者数不胜数,来自全国各地,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治疗过程中会遵守一个原则,那就是不毁一根神经,不用一支激素,用绿色疗法让患者摆脱痛苦。
安建雄,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我国失眠与疼痛创新诊疗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麻醉学客座副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民盟中央卫健委副主任。目前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创新诊疗研究院创始院长,附属医院麻醉、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超快速抗抑郁中心主任。兼任南方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脑病研究所所长。
发表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及慢性失眠全神经损伤新学说;建立新型丘脑痛、三叉神经痛和臂丛神经痛动物模型;临床疼痛用“两弹一调控”替代传统的激素注射和神经损毁术;在睡眠医学领域,提出“病人自控睡眠”和“多模式睡眠”新概念,创建“两快一滴定”方案解决抑郁与失眠共病难题;发现偏深静脉麻醉降低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及其细胞骨架和分子马达机制;提出超级电休克与超快速抗抑郁等新概念。2022年,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安建雄在这里创建了全球范围内第一家快速抗抑郁中心。2024年,安建雄又创建“超快速抗抑郁中心”取代两年前的快速抗抑郁中心。创始人安建雄带领团队将二次升级的改良电休克技术,联合“静脉快速抗抑郁”及“病人居家自控睡眠调控”,形成新的以调控和修复中枢神经功能和结构异常的“超快速抗抑郁”临床诊疗方案。
1999年留学英国St.Thomas医院,2001-2004年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治医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科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麻醉、疼痛与睡眠(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院长助理和副院长。
主要学术任职: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创始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睡眠学组发起人、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创新诊疗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常务委员、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学组发起人和组长,国际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协会中国分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围术期医学会麻醉与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区域麻醉与疼痛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睡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睡眠工作组发起人和组长。《手术》杂志副总编辑、《医学参考报-疼痛专刊》副总编辑。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7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