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肇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梗阻性尿路疾病(1)肾积水

发表者:窦肇华 人已读

胎儿肾积水可由泌尿道梗阻性病变和非梗阻性病变(如膀胱输尿管反流)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后尿道瓣膜尿道闭锁以及重复肾梗阻

胎儿肾积水的准确发病率尚无定论,据估计胎儿泌尿道扩张发生率超过1%,导致明显的肾病理改变者仅为1/500。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一过性的、轻度或中度肾积水,常在出生后消失

超声诊断胎儿肾盂积水的标准与小儿及成年人不同,因为肾盂扩张在许多正常胎儿中亦相当常见。 有人发现18%的正常胎儿24周后肾盂前后径扩张可达3~11mm。许多学者提出用不同的截断值来诊断不同孕周胎儿肾积水。即使使用不同的截断值来诊断,似乎也不能明显改善其敏感性和假阳性率,超声诊断肾积水的敏感性为69%~100%,假阳性率可高达37%~81%。

美国胎儿泌尿学会建议将胎儿上尿路扩张分为5级。

0级:无肾盂扩张。

I级:肾盂轻度扩张。

Ⅱ级:肾盂伴肾大盏扩张。

Ⅲ级:肾盂肾盏明显扩张。

IV级:除有Ⅲ级表现外,扩张更严重,伴有肾皮质变薄。

上述分级中0级为正常,I级和IV级为异常。对于Ⅱ级及ⅡI级以上肾盂扩张,应在胎儿期及新生儿期监测其进展情况。对于I级肾盂扩张,多长时间随访、随访频率等目前尚有争论。

多数学者认为,肾盂扩张前后径>15mm,高度提示梗阻性病变可能,产后手术率较高。肾盂扩张前后径<15mm的产后手术率极低。有人报道的 55例肾盂扩张前后径<15mm胎儿,无一例需产后手术治疗,预后良好肾盂扩张前后径在10~14mm者,发生肾病理情况者较正常胎儿高,多数学者建议产后新生儿期随访检查

肾盂扩张前后径在4~10mm时,许多情况不是病理性的,而是一过性肾盂扩张,可能为正常或生理性的,但亦有严重泌尿系梗阻,仅表现为轻度肾盂扩张者,例如后尿道瓣膜梗阻,可以引起明显膀胱扩张和输尿管扩张,而肾盂扩张则轻微。因此,对于轻度肾盂扩张时,不能简单作为正常或异常来对待。

引起正常胎儿肾盂轻度扩张的可能原因有:

1.孕妇大量饮水导致胎儿肾盂扩张;

2.胎儿膀胱过度充盈时,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盂轻度扩张。

有研究表明,70%的胎儿在2小时内经多次重复观察,胎儿肾盂测值可小可大,从而出现“正常”及“异常”改变。

孕妇肾积水是妊娠过程中的最常见表现,其可能的原因是由于黄体酮类激素使泌尿系统平滑肌松弛所引起。胎儿也暴露于这种高激素状态下,也可能出现轻度肾盂扩张。

导致轻度肾盂扩张的主要病理情况,可能与膀胱输尿管反流有关。研究表明,新生儿期有明显膀胱输尿管反流者,于胎儿期18~20周常出现4~10mm肾盂扩张。进一步随访研究认为4%轻度肾盂扩张者在宫内可逐渐加重,最后引起明显的肾病理改变。

肾盂扩张前后径<15mm虽然泌尿系预后良好,几乎不需手术治疗,这类肾盂扩张可增加染色体畸形风险。许多学者研究了肾盂积水与染色体畸形关系,当有多发畸形时,其患染色体畸形危险性约30%,当仅有单纯肾积水时,其患染色体畸形危险性约3%。轻度肾盂积水与21三体的关系,尚无定论。

总之,目前肾积水的诊断标准尚有争论,一般认为,下述诊断标准(即符合下述任何一条者考虑肾盂积水)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

(1)<33周,肾盂前后径>4mm,33周以后,肾盂前后径>7mm。

(2)肾盂扩张前后径/肾前后径>0.28。

(3)肾盏扩张。

尽管在诊断标准上有争论,但对一些原则仍趋向一致,这些原则如下。

(1)肾盂扩张<4mm,大多数胎儿为正常胎儿。

(2)肾盂扩张为5~10mm,或者有膀胱扩张、输尿管扩张、肾盏扩张或仅可显示肾盏的肾盂扩张(Ⅱ度肾盂扩张),应在以后妊娠过程中随访观察监测。

(3)如果肾盂扩张在10mm以内,肾盂/肾前后径之比<0.5,且胎儿无其他异常发现,那么产后出现临床相关疾病的可能性较低。

(4)肾盂扩张>10mm,出现肾病理情况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产后应行肾功能检查及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以除外梗阻和膀胱输尿管反流。

(5)产后随访原则:最好于产后5~7天进行,因为此时期新生儿已不再受母体黄体酮类激素影响而致平滑肌松弛,其轻度肾盂扩张可以消失;在出生后的头48小时内,由于新生儿有轻度脱水,如果出生后立即行肾超声检查,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根据《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内容编辑

本文是窦肇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