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膜癌?其实是林奇?
什么是林奇综合征?
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是1966年由美国著名医学教授亨利·林奇首先描述的一种疾病,也被称为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是由DNA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MMR)突变导致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能够发生多种肿瘤的综合征。其患者终生发生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小肠癌、胆道癌、泌尿系统肿瘤等多种肿瘤的风险明显增高,其中尤以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为最常见。

根据是否合并肠外肿瘤,林奇综合征分为2型:Ⅰ型:结直肠癌是家族中唯一的恶性肿瘤;Ⅱ型:除了结直肠癌还可能发生其他肠外肿瘤。
原理:
林奇综合征主要是由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MMR)突变引起,MMR主要包括MLH1、MSH2、MSH6、PSM2这四种基因,它们在DNA复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发现复制过程中的错误并进行修复,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由于MMR的遗传缺陷,导致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无法得到修复,出现微卫星重复序列的不稳定,经过日积月累,体细胞的突变不断累积,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
林奇综合征又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果父母其一携带致病基因的话,他们的子女有50%几率可遗传到该致病基因。
所以,一个人无法选择父母,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现代医学告诉我们,林奇综合征是可防可治的。即使是从上一辈遗传到了林奇综合征,我们只要积极进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们就可以避免上一代人的悲剧,改变自己的宿命。
本文是郭杏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