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手记
发表者:程宽 人已读
经导管射频消融微创手术,是治疗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的有力武器,其中,对阵发性室上速的根治效果最佳,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成功率极高。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在向“室上速”的患者,推荐射频消融微创手术时,通常都会说:一次的“成功率98%-99%”。
的确,说起来成功率是很高。但实际上,如此之高的成功率,并不宜广而概之到任何一个病例。它只是在当前技术手段下,业界的“天花板成绩”。
打个比方,就像是男子百米比赛,众所周知,9.6-10.0秒是世界级的极优异成绩,但并非所有的百米运动员都可达到这个能力高度。限于运动天赋、训练手段、刻苦程度、临场发挥等因素,有些运动员充其一生,也无法企及这一成绩。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上速”的成功率,也是类似的道理。这些年来,我接手过很多有室上速射频消融复发或失败的病例,来找我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消融术。问起第一次消融的情形,患者经常会说:当时医生讲,室上速,很简单,很快就能做好,没想到真的到了手术台上,做了好几个小时,最后说太难了,没成功。
室上速就是这样一类疾病,它是“绝大多数病例的确很简单、但少数就是极其困难”的这种情形。对于某些预激综合征、某些有反复射频消融失败病史的患者,有可能通过术前的资料,大致推测出难度可能比较大。但对于绝大多数的病例而言,特别是对于那些初次做射频消融的病例而言,在真正到了台上做射频消融前,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判断它的难易程度的。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技术和经验,就决定了他的“兼容性”是高还是低。恰如,越是在路况不好的时候,越能体现出好司机的技术和价值。在简单病例时,医生的技术经验的优势,显示得并不明显,但在遇到复杂病例的时候,“兼容性”强的医生,就能拿下手术,而兼容性弱的,则可能结果相反。因此,一些有难度的病例,初次手术时遇到哪位医生主刀,也许就决定了他(她)这次手术的效果。
在室上速这个病例群体中,有一种类,叫“希氏束(His)旁旁路”,大约占比1%-2%。此种类型室上速,是有相当的难度,也是导致一些病例失败或复发的原因。通俗讲,难点就是旁路非常地靠近“正常传导通路”,因为消融旁路而有损伤正常通路的风险,但消融又要求尽可能不损伤正常通路,一旦损伤,有可能面临终生安装永久起搏器的后果,更麻烦的是,此类患者年纪一般都比较年轻,通常在20-30岁左右,因此,这个任务是让医生倍感压力的。就像是狙击手,要击中挟持人质的坏人,但又不能误伤人质,要想成功完成任务,狙击手必需修炼心理素质和狙击技术。
我此前主刀的超过50例His旁旁路,曾有过射频消融失败史或复发史的,竟然占到一半左右,因为很多患者是在其他医院失败后,慕名而来找我,所以这个占比是显得比较高的。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周,我完成了10余例的室上速射频消融,巧合的是,有3例就是这种His旁旁路,是单周时间内His旁旁路例数最多。3例中在其他医院失败或复发的,有2例。
第一例是2020年外院消融后,很快复发。根据当时外院的手术记录,提示是His旁旁路。其实,His旁旁路射频消融,也不是全那么难,但此次第二次做射频融时,我感觉这例的确有难度,在His旁旁路这个亚群中,算是极富有难度的。好在手术最后拿下了。
第二例,是个11岁的小朋友,和前一例是隔了一个手术日。术前只知道他是室上速,经常发作。术中做了电生理检查,初步判断是His旁旁路,上了消融导管,进一步细致标测,更加证实就是。因为他是小朋友,给我的心理压力最大。好在虽然是局部麻醉,小朋友神志清醒,但他总体hold 住了紧张,加之我和我的团队医生,和他东拉西扯,说说话,分散紧张心理,他还算很配合,不哭不闹的。我硬着头皮也就拿下了。
第三例,是紧接着前面的11岁小朋友上手术台的,年纪也不大,17岁女孩。一天连续遇到两个His旁旁路,对于我也是首次经历。这例之前在2023年,也有一次射频消融史。之前的手术记录写着“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没有提及His旁旁路,上次消融后,10天就复发了。这次一上手术台,电生理一诱发,我看了一眼多导电生理仪的屏幕呈现出的心动过速,就说,怎么又来了一个His旁旁路。这种感觉太熟悉了!随后,上消融导管细标测,果然是。这一例的消融,在3例中,难度相对最小。最后验证,不存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这个His旁旁路,第一次被外院当成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进行了消融,也许就是她复发的原因。其实,这也是“室上速”这类疾病的特点,它不会主动告诉医生,病灶在哪里。它很狡猾,它等医生去动脑子,去判断,去寻找,去定位,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医生的大脑CPU不够用,就会绕不过弯来,输出不精准的甚至是错误的判断结果。
这例17岁的女孩,2023年第一次在外院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陷入了焦虑,甚至休学一年。这次是在妈妈的“危逼利诱”下,加之平时女孩仍有心动过速发作,终于才下定决心,利用2024年的暑假,来上海找我再做第二次。
其实,早在2023年10月,孩子妈妈就在某网络平台给我留言:
您好!程医生, 我有个室上速群里有好多病友推荐找您!我闺女15岁初三,今年五月份做的手术,但术后十天室上速就复发了,最近特别频繁,孩子害怕担心,就引起了焦虑抑郁了,没法去上学了,一去学校就复发,现在已经不去学校上学了,我特别焦虑,孩子初三啊,想找您再做一次,就是比较急点,能麻烦程医生百忙中看到信息尽快回复联系一下好吗?
2024年7月,妈妈终于带孩子来上海了,来之前在平台给我留言:
程主任,抱歉刚看到信息,孩子不是生理期,就想今天入院,不然我们来回太远了,这会我们还在诊室外面等着,程主任辛苦您了!非常感谢您!孩子大概二三年级开始,孩子说当时跳大绳突然感觉心跳突突快两三秒,以为是累的,后来又有几次但时间短,一直都没检查出来,六年级就时间长一点,但去到医院就好了,到七年级时有一次一个多小时才检查出来室上速,比较频繁就到八年级时去XXXX医院去做手术了,医生说我们的很简单,就晚上最后很晚了给我们手术了,可是回来第十天就复发了,比之前更加的频繁,孩子心理压力很大,同学们就背后议论孩子,欺负孩子孤立孩子,最后孩子就抑郁焦虑了,没办法就休学了,真的很心疼孩子,可是只能慢慢修养调理心理和身体,现在好多了,没之前那么频繁了,发作时间也短一点了,半小时之内,但是快开学了,孩子因为有室上速还是很焦虑,真希望孩子室上速彻底好,我们室上速群里很多朋友都找您做过手术推荐我来,我也是只相信您!我们也属于二次手术了,所以孩子有点害怕担心,不过孩子也是很相信您的,这次要辛苦程主任了!麻烦您了。
说实话,看了这段留言,我很感动,也有说不出的难过和遗憾。一次效果不太理想的手术,可以给一个患者、一个家庭,带来那么大的压力和苦恼。我也无法想象,这位妈妈,面对叛逆期的女儿,曾做了多少思想工作,费了多少口舌。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最后一段,算是与射频消融同道们共勉:
诊断室上速以后,患者从排斥心理,到接纳,到犹豫做射频消融微创手术,到下定决心做,期间是要有多少纠结。这就需要射频消融医生,必需要刻苦修炼,锤打技术,尽一切可能提高“射击”技术,用狙击手的高标准、严素质要求自己,尽一切可能做到精准消融,射出必中。
本文是程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