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强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痔疮手术的心理干预

发表者:林国强 人已读


诗人笔下的疼,那叫自作多“疼”

焦虑是一种自我保护,但不能过之

疼痛有都多情" data-filename="" data-width="828" data-height="595" data-unwell="0" data-server-rendered="true" class="image-container holder read-only">

疼痛有都多情

焦虑是浓缩的概念,应对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

《别拧我,疼》

“别拧我,疼,”···

你说,微锁着眉心。

那“疼”,一个精圆的半吐,

在舌尖上溜一一转。

一双眼也在说话,

睛光里漾起

心泉的秘密。

……

这是民国时期诗人心里想要的“疼”。

那样的“疼”,

“让我们死,”你说

有一种疼像生孩子或拉玻璃渣一样,与焦虑同行,其性质或胀或灼或坠或跳,可持续或间歇。

在诗人的眼里也许是:

当疼痛的色素,

晕开在娓娓的回忆,

咀嚼,也是一味良药。

啊,臣妾做不到呀!

焦虑是生命的保护色

焦虑了才显得深沉,

不知道什么时侯开始,生活露出了另一面,

从此

失去了年少时的无忧无虑。

心理学研究发现焦虑虽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适应功能。

第一信号功能,能向机体发出信号,提醒已经存在的内部或外部危险,抓紧采取逃避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第二是动员机体和调整行为,焦虑发生时,植物性神经支配的器官处于兴奋状态,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升高,警觉增强,为机体应对危险所采取的行动做出相应的准备。

第三是学习和积累经验,因为焦虑在预见危险和帮助机体调整行为应对危险的同时,人们学习和积累了应对不良清绪的的方法和策略。可见,焦虑不一定全部有害。

只有焦虑过度,无明确诱因或只有微弱诱因的焦虑,才能被视为病理性的。

痔疮手术为什么会焦虑

痔疮手术为什么会焦虑?

一定不是对生命认识的深沉。

大量研究表明,外科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可导致病人在手术前后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最典型的是焦虑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手术往往被视为人生中的重大事件。

外科手术的应激源一般包括疾病,各种检查,治疗及新的环境。

1.对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缺乏了解,特别是对手术和麻醉的操作。

2.担心手术的效果。

3.怕疼痛,包括术中和术后,手术越小,病人往往越怕手术期间的疼痛 。

4.挑剔手术者,对手术医生的资质、技术、和经验反复琢磨,并为此焦虑 。

5.病人本身的因素,包括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个性特征等。

虽然痔疮术式不断完善,避免了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由于手术本身的创伤性,仍然不可避免会产生疼痛、水肿、尿储留等并发症,其中疼痛是术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最关切、最急于解除的症状 。

有许多患者因对疼痛的恐惧而惧怕手术从而延误治疗或不配合术后的创 口处理酿成不良后果。

焦虑源一疼痛与什么有关

疼痛的程度与损伤程度不一定一致,其受到心理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果一个儿童从小受到的疼痛警告过多,日后将成为容易焦虑,对疼痛敏感的人。

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痛觉上,疼痛就会更加强烈,相反把注意力转移到疼痛以外的事情上,对疼痛的感觉处于抑制状态,这时候疼痛就会明显减轻。

焦虑、恐怖 、生气 、内疚等情绪是疼痛的强化剂 ,其对疼痛的影响远大于药物的作用。

焦虑常引起痛域的降低 ,这意味着疼痛更容易出现,更剧烈。

自尊心强的人常表现出较高的疼痛耐受性。

暗示对疼痛影响也很大,安慰剂止痛就是较好的例证。

此外,性别、年龄、文化、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疼痛的感受和耐受。

焦虑可分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

状态焦虑是人处于某种情境时,所产生的紧张、为时短暂、强度多变的心理状态。

特质焦虑反映的是个体经常性的焦虑体验或一种相对持续的焦虑倾向。

如何应对痔疮手术的焦虑

痔疮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不可避免的给病人的心理造成影响。

从临床角度来讲心理干预可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

狭义的则指遵循心理学理论或学说,针对特定的症状或疾病,按照规范的操作原则与程序,由专业人员主持进行的治疗过程。

广义的心理干预可以在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中,通过晤谈、举止、表情、解释等所产生的心理影响而体现。

这些过程均可达到改变或调整患者体验、认知、情绪与行为的效果。

目前临床上应用多趋于综合形式,除了专业化的心理治疗师外,临床上采用多是广义的心理干预,其方法主要有暗示技术,使用安慰剂和自我暗示的方法,松弛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分散注意力,信息支持,示范疗法等,临床报道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具体临床心理干预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倾听 要认真听取患者的陈述,并努力使之感到被理解、被关注和被同情,以帮助患者消除疑惑。

2.解释 医师应在充分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提出切合实际的劝解,以达到矫正观念、调整心态、和改善行为的效果。解释中要避免过多的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帮助患者对解释的领会和接受。

3.保证 医师应对患者不必要的疑虑提供足够依据的保证。保证要使用积极的语言,并适当的附加要求和希望,保证往往要反复提供,才能达到可靠的效果。

4.指导和建议 要指导患者正确地运用适当的方法,指导应该是直接的,建议应是合理的,可行的,但允许患者具有选择的余地。

5.鼓励 鼓励要紧密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阶段,及时进行。以达到增强信心,发挥潜力的效果。

6.个体化 由于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术后恢复,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心理干预,对于过度焦虑的要降低其焦虑,而焦虑水平过低的要适度的提高其心理应激水平,避免千篇一律的统一说教。

总之,对患者术前和术后进行心理千预,既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的感受,有利子疼痛的综合治疗,又增加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促进情感交流,增进病人对医生工作的认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循证医学与叙述医学的结合才是医学的未来。”

下面的诗句或许会倒影在痔疮者的心海:

因为痛楚,

因为每一次提醒存在的痛楚,

让脱落的每一件衣衫,

都要用去一个春天的节奏,

外加一个夏季的热情。

这个秋天。

这个终于成熟得

让心跳变得沉稳的秋天,



本文是林国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