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杰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发热、头痛莫忽视,可能是颅内感染的早期表现

发表者:胡俊杰 人已读

每年的2月22日,是世界脑炎日,今年的主题是Don‘t Delay. Give Today(勿贻误,即就诊)。近期,因发热、头痛来就诊的小孩越来越多,起初,许多家长都以为是流行性病毒感冒,因其临床症状较普通感冒重且多样,往往忽视颅内感染的存在。

发热头痛1.png


颅内感染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微生物病原体攻击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包括大脑实质收到感染而导致的脑炎,会有相应的功能区的运动及意识障碍;也包括大脑表面覆盖的脑膜出现炎症,即脑膜炎,会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持续24小时出现意识障碍可以临床诊断为脑病,在此基础上有炎症证据(如体温持续高于38.0℃大于24小时;脑脊液白细胞数量大于5*106/L;影像学表现支持脑部炎症)发热、头痛是最初的临床症状,到后期会出现食欲减退、晕厥、肢体活动障碍、以及抽搐,严重可累及控制生命的大脑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导致呼吸节律不规则甚至一过性心动过速再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生命危险。

颅内感染引起的头晕、头痛有以下的五大特点:1、会有体温的明显升高;2、早期症状或似流感,会有意识障碍、脖子发僵等表现;3、主要因为受到感染的炎症刺激导致渗出物增多压迫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出现剧烈头痛并呈现持续加重的特点;4、精神行为的异常,比如胡言乱语或沉默不语,感觉功能的异常,比如感觉减退或感觉过敏;5、可能引发呼吸困难、昏迷或抽搐、偏瘫样症状;

发热头痛2.png


一、颅内感染的分类

不同的原因导致的颅内感染可以分为三大类:1、微生物感染:包括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的细菌及病毒,目前常见的病原体可以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单纯疱疹病毒、甲型或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弓形虫、锥虫等,需要根据相关检查区分细菌还是病毒感染,进一步使用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规范治疗;2、继发性脑炎:由于细菌、病毒感染的炎症物质刺激,导致大脑出现免疫因子风暴,从而出现脑炎症状;3、自身免疫性脑炎;由于免疫系统出现紊乱,免疫活性物质过度释放,像是疫苗接种后反应或者出现某些恶性肿瘤带来的副肿瘤综合征,对自身组织及病原体出现无差别攻击,导致大脑实质功能区受损,从而出现脑炎症状。

二、颅内感染协助诊断的检查

单单从临床症状无法明确为那类疾病,需要完善相关的检查进一步诊断。常见的检查包括颅脑CT平扫+增强,检查时间短,主要是查看大致的大脑结构,明确有无脑出血、脑疝等危及生命的表现;颅脑MRI平扫+增强,用于查看大脑灰质与白质的精细结构,同时可具体区分累及的大脑功能区,更好的进行定位诊断,对疾病预后有早期判断;脑电图,用于查看累及大脑皮质功能区域,通过异常的电信号的出现进一步协助诊断及疾病预后的精准判断;脑脊液检查,最直观的检查,通过腰椎穿刺术抽取脑脊液进行病原学检查及炎症介质筛查,同时明确病原体,并通过规范治疗需再次复查检测治疗效果。

发热头痛3.png


三、颅内感染的主要治疗及预防

颅内感染的患儿有部分会出现脑炎后遗症,因为神经元细胞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这些症状终身存在,主要包括易疲乏、反复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下降、平衡感减退、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笨拙、癫痫、肢体麻木、语言障碍、思维、反应降低、性格改变等。脑炎后遗症对于患儿及家庭带来痛苦和挑战,要学会了解和学习,在未来的医学发展或许出现新的脑细胞修复药物再激活受损的神经元细胞呢。目前也有相应的中医理疗的方法,如针灸、经颅磁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帮助症状减轻和促进疾病痊愈。

颅内感染根据病原体的不同,治疗使用的药物也不一致。一般来说,脑脊液生化考虑细菌感染,在病原学结果未出的情况下,使用广谱的透过血脑屏障药物,如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待病原体药敏实验结果及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取调整药物;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可减轻临床症状,尤其是立即用药的时候,排除细菌感染可使用激素治疗,减轻炎症反应和脑水肿;必要时可加用免疫治疗,如干扰素和转化因子;对于高热、抽搐、精神症状偶颅内压明显增高带来的头痛、呕吐者,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减少脑脊液对大脑组织的压迫症状,必要时需呼吸机维持呼吸;对于反复头痛,可与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萘普生、布洛芬、阿司匹林)缓解头痛。

发热头痛4.png


预防脑炎的有效手段,以接种疫苗为主,同时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如①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②不吃不洁或生食;③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④放蚊虫叮咬,不逗野生小动物;⑤多喝水,多补充水果、蔬菜等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饮食多样化及均衡;⑥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加强体育锻炼。

本文是胡俊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