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本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学术前沿

中国医生首创的这项技术入选哈佛课程—气管重建

发表者:李树本 人已读

游离气管-切开气管-切除肿瘤-吻合断端-重建气道。

手术台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胸外科何建行教授及团队成员李树本教授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例被称为胸外科手术领域里“皇冠上的明珠”的单孔胸腔镜气管肿瘤切除及隆突重建术。

全程无插管,没有使用ECMO辅助。

台下,19名来自德国、西班牙、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知名医疗中心的胸外科、麻醉科专家们惊叹连连:“Nice!Unbelievable!”

胸外科最高难度手术无管化

吸引了国际专家们目光的是一名35岁罹患气管腺样囊性癌的男子。肿瘤堵住气管导致他呼吸严重困难,生命垂危,需要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气管肿瘤切除是胸外科领域里最高难度的手术之一。如果肿瘤长在颈部或胸腔,还相对简单点,若长在颈胸交叉处,即“隆突”部位,那就是难上加难。因此,隆突切除重建术被誉为胸外科手术里“皇冠上的明珠”。

不幸,这名患者的肿瘤正巧长在隆突。

做这样的手术,一般需要劈开胸骨,国内只有少数团队能在胸腔镜下进行,极少数可以仅使用单孔。

何建行教授手术中(非本例手术)。图/广医一院

李树本教授告诉“医学界”,在手术过程中,为了保持患者的氧气浓度维持正常水平,需要反复进行气管插管,传统做法是胸外科和麻醉科交替做一段时间。也就是“切一刀插(气管插管)一下、缝一针插一下”,医生手术反复被中断,一台气道手术至少需要4小时。而患者的气管也会因此遭受较大的损伤,还可能会面临因反复插管带来的肿瘤细胞剥离、破裂等风险。如果术中患者氧饱和度无法维持,还需要ECMO做支撑,治疗费用大大增加。

如今,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无管化(Tubeless)气管重建手术早已成为常规。从高位喉气管重建、单孔腔镜胸段气管重建、到胸腹腔镜联合复杂隆突重建、自体肺叶移植段支气管-气管端侧吻合……从上到下全覆盖。

手术在患者自主呼吸麻醉下进行,不需要气管插管,医生手术不再被中断,手术时间大大缩短。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举办的“第10期沉浸式Tubeless手术大师班”上,何建行教授就曾演示了1例59岁患者的气管重建手术,无管化+裸眼3D黑科技,整个吻合口重建仅用16分钟就顺利完成了。

患者也受益明显,往日术后可能还需要住ICU,无管化术后6小时就能喝水,3-5天就能出院。

中国临床技术登上哈佛大学教程

无管化(Tubeless)手术是指手术中不使用气管插管,不使用肌松麻醉药,保留患者自主呼吸,患者创伤小康复快。该项技术由何建行教授全球首创。经过其不断地探索升级,现在无管化手术还能做到无需深静脉置管、插导尿管、留置胸腔引流管。

Tubeless气道手术相关研究登上Annals of Surgery。图/广医一院

2021年,何建行教授团队撰写的《自主呼吸麻醉下机器人辅助气管和隆突手术(气道手术)全覆盖的研究》在外科学殿堂级杂志《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正式发表。这是有文献可查的、第一篇关于自主呼吸麻醉下机器人气道手术的原创性研究,代表Tubeless技术体系在国际专业领域得到充分的认可与肯定。

2022年,其胸外科无管微创技术系统被列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程。

这些年来,这项技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前来学习。近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面向全球发出了“第15期沉浸式Tubeless手术大师班”的招生通知,一时间,亚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地区的专家报名信息纷至沓来。来自五大洲多个中心的19位外国专家专程来到了广州,参加了为期4天的线下学习班,还有6位国外专家通过线上参与疑难病例讨论。

Diego Gonzalez Rivas教授。图/广医一院

来自西班牙、被誉为“世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创始人之一”的Diego Gonzalez Rivas教授参加了此次活动。Diego Gonzalez Rivas教授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并首次成功地将单孔电视胸腔镜技术应用于肺癌根治术,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支气管及肺动脉双袖状切除手术的医生。Diego Gonzalez Rivas教授告诉“医学界”,他供职于多个医疗中心,目前每年约做80例Tubeless手术,涵盖肺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气管切除重建术等等,但还没有将Tubeless应用于肺移植手术。

“我是来这里学习的!”Diego Gonzalez Rivas教授兴奋地对“医学界”说,“未来,我也将做Tubeless肺移植手术。”

再摘“明珠”,双肺移植也可无管化

肺移植是肺部手术的“天花板”,肺移植手术无管化的突破令Diego Gonzalez Rivas教授这样的大师都感到无比兴奋。

今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何建行教授团队成功完成全球首例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下的双肺移植手术。

这一例终末期肺病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真菌感染等导致呼吸功能持续恶化,唯一可能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办法就是肺移植手术患者状态已然危险,何建行教授认为应尽可能减少术中及术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及镇静肌松药物的毒副作用。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何建行团队创新性地将“无管”理念引入手术中,在ECMO的辅助下,使用喉罩实现术中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式顺利完成了两侧的肺移植手术。

患者术后很快清醒,当天便能进食、交流。

继完成全球首例自主呼吸(非插管)麻醉下的双肺移植手术之后,何建行教授团队又成功完成两例无管单肺移植手术,目前三位患者均恢复良好。

双肺移植/单肺移植手术无管化的成功,代表着肺部手术最强大的“壁垒”已被攻破。何建行教授告诉“医学界”,现在,其胸外科的手术90%都已实现了无管化。相较于全麻,精准麻醉大幅降低了术后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发生率(从既往12%降至4%)以及血栓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了并发症。早期肺癌患者术后24小时内即可出院,肺结节患者甚至可以术后12小时即出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是目前全球开展Tubeless技术体量最大的中心,迄今为止,已有15000例成功经验。

地市级医院亦可及

为了推广这项技术,让更多患者和医护受益,自2011年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就创办了各类培训班,Diego Gonzalez Rivas教授就曾于2012年第一次来此学习。

2023年,中心创新性地开办了“沉浸式Tubeless手术大师班”,一期课程包括理论教学、近百场手术观摩、早查房体验、疑难病例多中心讨论等。参与者既有来自顶尖医疗中心的知名专家,也有来自地市级医院的一线医生。

精简化的肺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肿瘤切除术、良性纵隔肿物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减容术、交感神经链离断术、气管或隆突切除重建术,都是胸外科Tubeless的优势手术。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00余名学员在此获得了课程结业证书。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