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何洪青 人已读
我刚刚接触眼整形的时候起,就一直听到周围的医生讲,眼睛凸的双眼皮手术不好做,术后求美者经常抱怨双眼皮没有了、越来越宽、瘢痕外露,术后容易出现惊恐眼、多层眼皮、青蛙眼等不良后果,刚开始的时候一直心有余悸。
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期间也接触了很多的眼睛特别凸的求美者,今天和大家分享下我的心得体会。
眼凸是指眼球呈现出球状而向前凸出的状态,从事眼光病的医生有专门的测眼球凸出的办法叫眼球凸出镜,但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做检查,平时主要是通过外观判断。
眼球突出有很多种原因导致:高度近视、甲状腺相关疾病、肿瘤占位等。一般面诊的时候看到眼睛凸的顾客,都会询问病史,有没有高度近视,有没有甲亢(一般都会建议查个甲功三项)。高度近视如果眼球的眼轴特别长,眼睛特别凸,一般是不建议手术的。甲亢性突眼通常是双侧对称两眼一起凸,属于病理性凸出,一般是要等病情稳定后才能考虑手术。如果发现有单侧眼凸的话,除了考虑先天性发育异常,还需要警惕是否有肿瘤占位,常见的如海绵状血管瘤,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建议手术的。
凸眼的求美者的手术难度在于上眼睑皮肤过薄,缺乏足够的脂肪筋膜厚度,手术形成的双眼皮粘连较浅容易消失,手术后的痕迹比较明显,或者双眼皮会随着年龄增大和上眼窝凹陷加重皱褶宽度越来越宽,而且,一旦出现问题修复也非常困难。
术前的面诊评估及手术方案的选择及其重要。眼凸如果没有特别严重,可以考虑双眼皮手术,这时候主要评估上睑容量,根据结果的不同,处理的方式截然不同。
01、上睑容量正常
上睑组织容量正常,甚至臃肿的时候,搭配上凸眼,正面看起来眼睛鼓,给人肿泡眼的印象。手术方案上,我比较喜欢用小切口、埋线或者二者结合使用,可以减少局部的切口,避免过度剥离,减轻瘢痕。对于皮肤臃肿、ROOF多、眶隔脂肪多的肿眼泡,则需要通过全切双眼皮加去皮去脂进行改善,但要注意手术切口不要太宽,术中脂肪尽量少去。
02、上睑凹陷
上睑凹陷是指上睑区眶下缘出现的凹陷,常常与眼睑皮肤松弛下垂同时发生。
眼睛凸合并上睑凹陷,这类求美者往往从侧面看眼球前凸非常明显,眼眶相对或者绝对性后退,上下眼睑皮肤比较薄,上眼窝凹陷,眼睑边缘退缩,有的人有多层浅浅的皮肤浅纹,看起来像多层眼皮,实际上没有一条清晰的双眼皮皱褶,容易给人衰老、不美观、憔悴的感觉。
术前应仔细评估求美者的眶隔脂肪量是否充足。
眶隔脂肪团随意性好,且带蒂脂肪移植存活率较游离颗粒脂肪高,常用于修复眼睑小范围凹陷缺损。对于轻、中度不伴有眶隔脂肪缺损的上睑凹陷,首选重睑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重置,行深部眶隔脂肪松解,或形成脂肪瓣。根据凹陷及突出情况,可以重置中间、内侧脂肪。释放的脂肪瓣之间需要固定,防止脂肪瓣膜回缩,避免再次多重睑。但眶脂肪瓣转移矫正对部分上睑凹陷程度较重的病例改善程度有限,需注意眶隔脂肪量是否足够,否则术后消肿,可能再凹陷或多重睑。
对于中重度上睑凹陷者,如果单纯行切开重睑术,重睑线折叠不全,重睑过宽,形成“多重睑”,不易成形,常导致手术失败。手术时需配合脂肪填充,增加眼窝饱满度。弥补眼窝凹陷与下方鼓突的反差,解决眼球过凸的视觉感。
对于中、重度伴有眶隔脂肪不足的上睑凹陷患者,一般选择自体游离脂肪颗粒移植。但对脂肪的采取部位、移植技术、脂肪移植量等方面有不少争议,有可能发生上睑局部不平整、不对称、位置过浅、误注入不需要注射的区域等并发症,不能同时矫正上睑赘皮也是该术试的不足之处。
那么,问题来了:凸眼求美者能做双眼皮手术吗?
一般来说做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方法。
有几点建议:
1、如果眼球非常突出,眼部外观、瞳孔暴露度不错的情况下,一般不建议做双眼皮。(一般面诊的时候可以观察眼睛凸度,上睑组织容量,比划双眼皮形态,如果比划的时候很难成形,这时候就要注意了);
2、只要上睑不是太凹,皮肤冗余不会太多,术式选择上,我更倾向于埋线、小切口或者二者联合等微创方式;
3、重睑线设计宽度不能太宽,全切手术去皮量不能太多,否则会加重凸眼状况。
如果凸眼球和正常眼球割同样的宽度,术后凸眼球的恢复效果会比正常眼球要宽。
只要一宽,下唇被突起的眼球撑起来后,肉条会比较重。
4、双眼皮形态上,我更推荐开扇形。开扇形的重睑弧度在眼尾处是上扬的,术后在视觉上可以把眼球突出中和,显得更加协调。相反,平行形双眼皮会显得眼凸加重。
5、合并上睑凹陷,考虑自体脂肪填充,增加上眼睑凹陷的容量。
轻、中度不伴有眶隔脂肪缺损的上睑凹陷,首选重睑术联合眶隔脂肪释放重置术。
中、重度伴有眶隔脂肪不足的上睑凹陷患者,一般选择自体游离脂肪颗粒移植。
如果合并下睑眼袋手术,可以行下睑眼袋眶隔脂肪祛除,块状游离脂肪移植。
6、改善眼突可以用障眼法,把眉弓、鼻子、眼下苹果肌位置垫高,增强眼周的轮廓感,从视觉上眼睛就不太突了。具体垫哪个位置因人而异,简言之缺哪补哪。
分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不妥请联系,进行删除,谢谢!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文是何洪青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