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群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临床经验

围方配合低剂量化疗治疗高龄胃癌多发肝转移一例获显效

发表者:徐立群 人已读

患者刘某,女性,70岁,住院号:142609。缘患者于2023年1月初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闷痛不适,病情呈进行性加重。2023年2月8日患者至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就诊,胃镜提示:胃窦黏膜充血水肿,红白相间,以红为主。胃角未见异常,胃底见一浅表溃疡,胃体见一肿瘤向腔内生长,胃腔变细,肿瘤表面溃破,活检5块。2023年2月9日病理提示:(胃体)中-低分化腺癌。2023年2月中旬患者至我科就诊,2023-02-14 全身PET/CT显像:胃体管壁增厚,代谢增高,符合胃癌,累及浆膜层;胃周多发淋巴结,代谢轻度增高,考虑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肝脏多发转移瘤;脑萎缩;脑白质变性;右侧蝶窦炎症;双颈多发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双侧头长肌、左侧胸锁乳突肌生理性摄取;右侧乳腺钙化灶;双肺多发增殖灶或炎性结节可能;双肺少许纤维灶;副脾;双侧肾上腺增生可能;子宫萎缩;双侧臀部皮下慢性炎症;主动脉及其分支硬化;第5腰椎向前I°滑脱;脊柱退行性变;左侧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患者确诊为(胃体)中-低分化腺癌(Ⅳ期,HP检测阳性,Her-2检测阴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检测微卫星稳定)。患者体质较差,体重40公斤左右,一般情况尚可,无绝对化疗禁忌,于2023年2月16日、3月8日、3月29日、4月23日予低剂量奥沙利铂+左亚叶酸钙+5-Fu方案化疗4个周期,期间配合营养支持、中医药调理及对症处理。经化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023年5月23日复查CT提示:对比02-14PET-CT片: 1.胃癌并肝转移化疗后复查,胃体壁增厚较前稍好转;胃周围多发淋巴结转移较前缩小减少。2.肝脏多发转移瘤,较前缩小减少。副脾;双侧肾上腺增生可能。3.双肺多发小结节,同前,多考虑炎性增殖灶;双肺少许纤维灶。主动脉及其分支硬化。4.右侧髂骨小结节,考虑良性改变。

患者完成第四周期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出现重度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难以恢复至正常,继续化疗风险极高,加之患者惧怕化疗,遂建议根据患者病情、影像学、胃镜检查所见、病理、基因检测、化疗方案、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中医辨证思路,开具围方,制成精制浓缩丸服用,作为维持治疗。刻诊:患者精神卷,乏力明显,纳欠佳,偶有恶心,眠一般,小便可,大便量少,质地硬,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促,无腹胀腹痛。舌质淡黯,苔腻滑,脉沉细弦。围方用药如下:生晒参200克、红参300克、熟地200克、生地200克、北沙参200克、山药200克、山萸肉300克、肉苁蓉200克、仙鹤草200克、乌梅200克、阿胶200克、紫河车粉150克、龟甲胶150克、百合200、石斛200克、白花蛇舌草200克、半枝莲200克、石上柏200克、白芷150克、白及150克、三七150克、水蛭150克、壁虎200克、地龙150克、土鳖虫150克、刺猥皮150克、蜈蚣100克、莪术150克、黄连150克、苦参150克、焦栀子150克、玄参200克、郁金150克、大黄150克、生薏苡仁200克、麸炒苍术150克、麸炒薏苡仁200克、山楂炭150克、大黄炭150克、蒲黄炭150克、姜炭150克、血余炭150克、苍术炭150克、柏子仁200克、郁李仁200克、松子仁200克、黄芪200克、焦白术150克、醋鸡内金150克、生鸡内金150克、茯苓150克、生红曲150克、焦麦芽130克、焦谷芽150克、生神曲150克、陈皮100克、砂仁100克、龙眼肉200克、炙甘草200克、黑枣200克。将方中中药制成精制浓缩小蜜丸,每次5克,每日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患者服药1月余,自觉精神、体力明显改善,胃纳接近正常,二便可,体重略有增加,无诉明显不适。现患者服药3月余,2023年9月21日返院复查CT提示:1.胃癌并肝转移化疗后复查,胃体壁增厚较前稍明显;胃周小淋巴结,部分较前稍增大。2.原肝脏多发转移瘤,现显示欠清。副脾;双侧肾上腺增生可能。右肾小囊肿。3.双肺多发小结节,同前,多考虑炎性增殖灶;双肺少许炎症/纤维灶,可疑合并右中肺、左肺舌段支扩。主动脉及其分支硬化。4.右侧髂骨小结节,考虑良性改变。从影像学可以看出,患者胃部原发病灶接近稳定,肝多发转移灶消失,整体疗效评价为显效。

按语:胃癌是源于胃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其中95%是胃腺癌,5%是其它类型肿瘤,如黏液腺癌、粘液细胞癌(印戒细胞癌)、特殊型癌(鳞癌、腺鳞癌、类癌)等,早期胃癌以根治性手术为主,晚期胃癌则以化疗(氟尿嘧啶类、铂类、紫杉类)为主,或联合靶向治疗(Her-2阳性)、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本例患者,女性,高龄,确诊胃体腺癌并肝多发转移,形体瘦弱,PS评分大于2分,予低剂量奥沙利铂+左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方案化疗,4个周期化疗后复查CT显示有明显效果。之后患者因重度骨髓抑制,停止化疗,遂开具围方,制成个性化丸剂作维持治疗。围方思路如下:1.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与体质强弱(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属于消耗性疾病。晚期患者多会出现形体消瘦、乏力等症状,多属于阴阳、气血、精髓、脏腑、表里俱虚,其中阳气大虚是出现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根本原因。此外,化疗作为细胞毒治疗,在杀灭恶性肿瘤的同时,必然伤及身体根本。因此,扶正固本是处方的第一要义。方中生晒参、红参、熟地、山药、山萸肉、肉苁蓉、仙鹤草、乌梅、阿胶、紫河车粉、龟甲胶、生地、北沙参、百合、石斛等药材补肾温阳、益精添髓,温补药与滋阴药同用,使之温而不燥,且顾护胃的喜润恶燥之性。2.患者化疗方案由主要由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组成,其中奥沙利铂在使用时禁止触摸铁器等冰冷之品,其最常见的副作用为末梢神经毒性,表现为手足麻木、恶寒。由此可见,奥沙利铂药性偏寒,5-氟尿嘧啶最常见的副作用皮肤干燥,开裂、脱皮、皮肤变黑(色素沉着)、口腔黏膜炎、口腔溃疡等,不难看出其药性偏燥,使用方法多为46小时持续输注,如果使用5-氟尿嘧啶前体药卡培他滨或替吉奥,则需要连续多天给药。由此可见,奥沙利铂药性类似于中医所讲的清热解毒,5-氟尿嘧啶则类似于中医所讲的燥湿散结。湿性粘滞,缠绵难愈,氟尿嘧啶需要持续给药也可以印证湿邪偏盛为胃癌的病机之一。深入了解西医化疗药物的药性,尤其是有效的化疗方案,可以提高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准度和深度。胃主腐熟受纳,具有阳热之性,胃癌容易淋巴结转移,具有湿浊偏盛的特点,肝体阴而用阳,为风木之脏,其气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也忌过亢。就笔者临床观察而言,肝转移灶同气相求,多具有湿热之象。从上述不难看出,中西医学对于胃癌的认识和治疗具有一致性,湿热、瘀毒蕴结是主要病机,清热解毒、燥湿散结、活血祛瘀是主要治则。方中黄连、苦参、焦栀子、玄参、郁金、大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上柏、白芷、白及、三七、莪术、生薏苡仁、麸炒苍术、麸炒薏苡仁水蛭、地龙、壁虎、土鳖虫、刺猥皮、蜈蚣等药物较强的清热解毒、燥湿散结、活血祛瘀作用,类似于化疗方案的细胞毒作用。方中山楂炭、大黄炭、蒲黄炭、姜炭克、血余炭、苍术炭、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等炭类、油脂类中药具有一定的止血、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等作用。3.晚期胃癌,癌毒犯胃,加之化疗,必然存在胃失和降、脾胃虚弱。方中黄芪、焦白术、醋鸡内金、生鸡内金、茯苓、生红曲、焦麦芽、焦谷芽、生神曲、陈皮、砂仁、龙眼肉、炙甘草、黑枣等药物健脾益胃,对恢复脾胃的升清降浊、化生气血功能,有重要作用。脾胃健旺,对于胃癌同样具有治本之效,同时改善乏力、纳差等不适,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晚期高龄胃癌患者,根据身体一般情况,体力状况评分等可给予低剂量联合化疗方案,通过疗效评价,深化中医辨证思路,深度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开具围方,制成个性化丸剂行维持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本文是徐立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