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淑珍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散瞳究竟是什么

发表者:余淑珍 人已读

散瞳是通过睫状肌麻痹剂的方法将瞳孔散大进行散瞳的目的:

为了放松所有的眼部调节,测出比较准确的验光后的屈光不正的结果。另一个目的是放大瞳孔之后,方便观察瞳孔之后眼部的组织,比如晶状体、玻璃体以及视网膜。

验光检查的散瞳一般分为两种:快速散瞳和慢速散瞳,选择的药物也不相同,快速类型的药物恢复的时间比较短,一般为半天,慢速的时间比较长,一般要3-4周,主要是对于年龄不同的儿童以及成年人。两个手段都是眼科极其重要的检查方式,可以明确多种类型的眼部疾病。

哪些人群需要散瞳验光:

(1)15岁以下小孩,由于其眼调节作用很强,而且年龄越小调节越强,如果不将调节麻痹,验光结果误差极大,所以必须散瞳。一般用强效的散瞳剂-阿托品。

(2)16-30 岁的近视,16-40岁的远视,第一次验光都需要散瞳,但可以使用中效散瞳剂-后马托品。第二次及以后配镜时,可根据情况散瞳或不散瞳。

(3)对比较复杂的屈光不正,如度数比较高的近视散光、混合性散光高度近视、高度散光等,散瞳验光比较准确,如不散瞳误差比较大。

(4)某些诊断性验光,眼底及屈光国质均正常,而视力较差,需要用验光手段来排除有无屈光不正时,需散瞳验光。

(5)对小瞳孔验光后,视力矫正不好或者有屈光间质混浊,应进行散瞳验光。

(6)青少年视力减退或视力不稳定(视力一会好一会坏),应当散瞳验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