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罗大卫 人已读
白内障是眼睛的一种老化现象。人眼的晶状体好比镜头,如同照相机的镜头发生混浊而无法拍出清晰的相片一样,当我们的晶状体发生混浊就会造成视物不清的现象。目前白内障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每个人生活习惯不同,对术后视力和视觉质量要求不同,所以作为医生在治疗时要个体化满足不同的需求,今天给大家用一个治疗病例来了解一下这个特殊白内障的治疗流程。
01 患者基本情况
韩女士今年65岁,最近由于视物不清来就诊。据她自己描述,她在五年前开始,眼睛开始像蒙了一层迷雾,渐渐的开始看不清,包括带孩子的时候,看不清孩子的脸。看电视的时候,已经看不清屏幕。做饭洗菜的时候,都不能分辨菜是否洗干净。手机也是她必不可少的工具,她也看得很累。这样的情况,让韩女士焦虑不已,故来医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
02术前检查
查体:
右眼视力:0.1,晶体混浊,LOCSIII分级C2N2P1, 眼底视网膜未见异常,眼压14.0mmHh
左眼视力:0.1,晶体混浊,LOCSIII分级C2N2P1, 视网膜未见异常,眼压15.0mmHg
诊断: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左眼角膜地形图:
左眼生物测量:
03 患者视力需求
患者自述目前退休在家,现住楼梯房,想要看清上下楼梯的间隔,希望夜间视物清楚。
平时需要做家务,比如下厨或者扫地等,需要有相对的中距离视力。平时空下来也会使用一定时间的手机,近视力也是需要的。另外需要平时接送小孩,带小孩玩,希望能时刻看到小孩游玩时候的笑容,因此对于远视力,也有一定的需求的。并且她有极度的脱镜需求。
综合来看,韩女士是对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希望能术后拥有较好的全程视力,而且以远中视力为主。
04 手术方案
准备分别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按照视觉功能分类,人工晶体分为单焦点/多焦点/景深延长型(EDOF)。
单焦点:只有一个固定焦点,可以选择远中近其中1个焦点清晰,术后需要戴老花镜或者近视镜。
多焦点包括双焦和三焦:双焦兼顾远近焦点,三焦增加了中距离焦点,搭配起来可以实现全程视力。
景深延长型:以远中距离视力为主,保留一定的近视力,结合双眼微单视设计可以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价格较多焦点相对低。
根据韩女士的生物测量数据及视觉需求,她需要一个具有连续的动态视力,让她远中近都能看清,结合她经济情况最终选择了景深延长型晶体,先对左眼进行手术安排。
05 术后效果
手术眼视力:远0.8,中0.8,近0.8,左眼切口闭合良好,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闪(-),瞳孔圆,对光反射灵敏,人工晶体位正、后囊膜透明。两周后复查,视力稳定,视远1.0,视中1.0,视近1.0。
韩女士反馈:做完左眼后,两周后让她实现远中近均1.0,视物鲜亮,并且拥有了相当于年轻时候的视力,她特别满意,并后续进行了右眼手术的预约。
06 术后总结
白内障手术越发成熟,治疗手段也是逐步先进,近几年出现了更多的功能性晶体。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有这方面需求的人越来越多,患者的视物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我们医生是一种挑战。
景深延长型人工晶体拥有1.6mm直径的中心环,对手术导致的偏中心或大的kappa角或α角有很好的包容性。最高耐受0.75mm的偏位。
景深延长型人工晶体是通过独有的衍射光栅专利技术,可以使光线不再经过衍射形成两或者三个焦点,而是形成一焦段,从而实现从远到近,大范围连续视力,可包容一定的屈光误差,对散光最大可包容1.5D散光。并且具有高达92%的光能利用率,术后暗视力好,光晕炫光的出现概率少。对于一些眼部条件合适且经济条件合适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方案。
作者简介
罗大卫,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南部白内障科医疗组长,上海市第四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神经眼科与葡萄膜病学组委员。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白内障、眼底视网膜疾病等疾病的诊治,至今累计完成三四级手术近万例,尤其擅长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飞秒白内障手术、散光型人工晶体手术、多焦点人工晶体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微创眼科手术,特别擅长眼前后段联合手术。从事晶状体疾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的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健委课题各1项。
专业擅长
复杂病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多焦点、散光人工晶体植入术、飞秒白内障、脱位型白内障手术、眼外伤、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显微手术及激光治疗等。
专家门诊时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周五上午
(南部)周一上午、三上午、四上午
https://mp.weixin.qq.com/s/yHXhlCddYsN0u2uf-uTHhw
本文是罗大卫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