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宾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发生腰突,保守治疗还是手术?

发表者:陈宾 人已读

日常生活中,总有些关于健康和养生的“小疑惑”,各种说法和偏方满天飞,究竟该信哪个?别急,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专业的养生和健康知识吧!

腰腿痛是目前骨科临床很常见的患者就医因素之一,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病因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腰椎不稳、滑脱、退变侧弯、脊柱关节紊乱、骶髂关节紊乱、骨质疏松、腰肌劳损、椎管肿瘤等,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多见。


什么叫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在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之后,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或血管等组织,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无力等一系列腰腿痛临床症状的一种病变。属于中医学“腰痛”的范畴。

长期反复腰腿痛,常常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丧失工作、生活能力。


是否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看看是不是符合以下症状

01、腰痛:常见,一般早期仅有腰痛,可为急性剧烈疼痛或慢性隐痛,当椎间盘压力增加如咳嗽、喷嚏、排便或弯腰时可引起疼痛或是疼痛加重。

02、坐骨神经痛:多表现为一侧,疼痛从下腰部向臀部、下肢、足背或足外侧放射,可伴有麻木感。

03、马尾神经受压: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由于突出的组织直接作用,使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为双侧大腿、小腿、足跟后侧及会阴部迟钝,大、小便功能障碍。

04、其他:有的患者的患肢可出现发凉、尾骨痛、小腿水肿等。

哪些人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呢?


01、体力劳动者:

从事体力劳动,尤其是30~45岁左右,长期处于高强度劳动状态的男性,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人。

02、特殊职业者:

司机、运动员等特殊职业者长期工作或训练中,经常久坐或久站,腰部承重力过重,可能压迫局部神经根组织,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03、腰部发育异常者:

先天性腰椎间盘发育不良或畸形、腰椎骶化、椎弓崩解等人群,也会影响腰椎正常的功能,增加腰部额外负担而诱发腰背痛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办?

手术还是保守治疗呢?

很多患者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往往就医时非常迷茫,一方面由于腰突的反复发作,很多患者认为单纯的保守治疗无效,反而耽误病情;另一方面,由于腰椎是生命的脊梁,很多患者认为腰椎手术风险太大,弄不好反而瘫痪,因此对手术非常恐惧,犹豫不决。其实对于腰突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临床需根据腰椎病变的不同程度,患者的不同症状而判断。

保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患者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好。

适合对象:

01、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

02、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

03、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如果经保守治疗6~12周症状无明显好转,症状急性或进行性加重,应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以防延误手术时机。



手术治疗

适合对象:

01、诊断明确,虽是初次发病,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

02、经严格保守6~12周后,若症状不减轻,甚至加重,应尽早手术及治疗。

03、虽经保守治疗有效,但劳累后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及工作者。

04、马尾神经损伤综合征或单根神经者。

05、本症伴严重的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影像学证实为椎管狭窄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

▲保持腰椎的正确姿势(腰椎前凸位),坐姿时应选择高且有靠背的椅子,卧位应选择硬板床。

▲学习省力的姿势动作,如搬重物时尽量采取屈膝屈髋下蹲,避免直腿弯腰搬物,同时,重物应尽量靠近身体。

▲在一定的时间内应随时调节体位,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如久坐,尤其长时间弯腰比较易引起椎间盘后突。

▲避免在腰椎侧弯及扭转时突然用力,不能避免时,也应先做热身运动,以增强脊柱抗负荷能力。

▲开车时,驾驶座椅应调校至身体坐正,颈部活动自如,背部和腰部有足够和均衡的承托。

▲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冲撞、扭转、跳跃等动作,原则上应避免所有在运动中会产生双脚腾空动作或腰部过度扭转动作的运动。

▲打喷嚏、咳嗽时,很容易拉伤背肌及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此时将膝盖、髋关节稍屈曲。

▲功能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和消除腰椎间盘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延缓和防止椎间盘突出。但切忌超强度剧烈运动。可做以下腰部保健操:①小飞燕;②五点支撑法。

▲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凉。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本文是陈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