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合并甲亢/甲减,该怎么办?

糖尿病合并甲亢/甲减,该怎么办?
甲状腺疾病已经成为中国排名第二位的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人群达1.4亿。在日常门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同时患有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糖尿病合并甲亢、糖尿病合并甲减,应该如何治疗?本文为您解答。
糖尿病患者容易患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的疾病不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但糖尿病患者更常发生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甲状腺机能减退。
目前,关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然不清。
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两种疾病有共同的遗传、免疫学基础。例如甲亢病人的近亲中,糖尿病发生率为33%~36%;甲亢与糖尿病均有明显家族史;有人报道在1型糖尿病人群血清中可测出抗甲状腺抗体,而在117例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阳性的1型糖尿病人中有47例被诊断为甲状腺疾病。
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糖尿病合并甲亢、甲减的发生率远较非糖尿病人群高。可以说,它们就是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
糖尿病合并甲亢怎么办?
糖尿病合并甲亢时,两者的临床表现可以不典型,仅表现为消瘦、多食、多汗;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甲亢患者经治疗甲亢功能正常而体重不升者,应注意做相关的检查。
甲亢可使某些没有糖尿病症状者临床表现更为突出,也可使糖尿病症状加重。而糖尿病控制不良可能会诱发甲状腺危象。所以同时治疗两种疾病很有必要。
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应酌情选择。由于合并甲亢时,代谢亢进,消耗大,糖尿病饮食治疗应适当放宽,待甲亢控制后再做相应调整。还要注意低碘饮食,不吃海带、紫菜等海产品。部分患者甲亢症状得到控制后,应适当减量或调整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治疗方案。
两病并存时,甲亢药物治疗的疗程应当延长,以减少甲亢的复发率。血糖监测的频率也要适当增加。
糖尿病合并甲减怎么办?
糖尿病合并甲减时往往易漏诊,可能是甲减起病往往隐秘,早期症状一般不会被患者及医生重视。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或过量、不孕等就要考虑甲减。
应及时测定T3、T4、TSH,及时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
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可引起糖尿病症状加重,血糖难以控制。因此,治疗甲减时,甲状腺激素的补充要小量起始,逐步加量,尤其是老年人。
要注意降糖方案的调整:如加大降糖药物剂量甚至需要改用胰岛素治疗。
总之:当糖尿病遇上甲状腺疾病——降糖达标和守护甲状腺,双管齐下,从而提升患者整体的生命及生活力量!
来源 糖尿病之友杂志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