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罗兴晶 三甲
罗兴晶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麻醉科

酒量好的人是否需要更多的麻醉药,酒精与麻醉药之间关系怎样呢?

112人已读

文章摘要:酒量好的人是否需要更多的麻醉药?酒精与麻醉药之间的关系,长期饮酒对麻醉的影响,精准麻醉的理念。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在术前麻醉访视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患者忐忑的问:“医生,我酒量蛮大的,麻醉药是不是要加量?会不会麻不倒?”

酒量好的人是否需要更多的麻醉药,酒精与麻醉药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首先我们来回答什么样的人酒量好。喝酒脸红的人就是酒量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喝酒脸红的人酒量是真不好!实际情况是,人们喝酒之后,酒精会在肝脏内被几种脱氢酶多次氧化,最后以水和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体外。

乙醇进入人体后被肝氧化的过程

那些喝酒容易脸红的人,其实是因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过量饮酒会导致体内多余的酒精不容易被代谢掉,导致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蓄积,因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才出现了“喝酒上脸”的现象。而乙醛本身又是一种致癌物质,所以喝酒脸红并非是酒量好,反而是在提示机体应适度饮酒、谨慎饮酒。喝酒以后面不改色心不跳、意识清晰、思路敏捷、走路稳健的人才是真的“千杯不倒” !

酒量好的人是否需要更多的麻醉药呢?

饮酒后大部分的酒精主要依靠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氧化代谢,故长期饮酒的人,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合成量增加并持续处于活跃状态。而巧合的是,细胞色素P450也会参与诸多麻醉药的代谢过程,这也解释了为何长期饮酒的病人麻醉药代谢也会加快。对于酒量较大的病人,由于药物的首剂消除作用增加,因此使用通过肝脏来代谢的麻醉药物时剂量也应当有所增加,酒量好的人需要更多的麻醉药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前提是这些药物需要通过肝脏来代谢,否则这种影响就很小了。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氧化代谢过程

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肝功能不全的病人,麻醉药应该增加还是减少呢?

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肝脏负荷,从而影响肝功能,导致肝功能不全,反而会因为肝脏中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合成量减少而降低麻醉药的代谢效率。此时手术中麻醉药维持、追加的剂量也应少于肝功能健全的病人,否则可能由于麻醉程度过深增加麻醉复苏的难度。

醉酒的病人如果需要急诊手术,麻醉药是否应该减少呢?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非常慢,一个体重70公斤肝功能正常的人每小时氧化量酒精的速度只有15毫升,肝功能不好还会影响酒精的代谢速度,被吸收后的酒精均匀的进入人体的各组织和内脏,当饮酒过量,酒精氧化为乙醛量增高,因为人体对酒精的氧化速度较为稳定,不受血液浓度高低的影响。因此,饮酒如超过人体的氧化速度,就会产生醉酒。在急诊手术中也时常会遇到醉酒的病人。醉酒时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大脑内阿片受体,可使人对痛觉反应迟钝或产生嗜睡等效应,使得手术中对麻醉药的需求相对减少。

长期饮酒会导致病人

长期饮酒会导致病人在手术中“麻不倒”吗?

全身麻醉的病人,术中需要使用除了镇静药以外,还有包括镇痛药、肌松药在内三大类麻醉药物,它们相互佐成,协同完成麻醉过程。因此,少部分麻醉药物因为饮酒导致药效影响并不足以撼动麻醉的整体效果,年龄和体重才是决定麻醉药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医生还要考虑患者身体状况以及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随时调整麻醉方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就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既要治疗疾病,也要安全舒适。麻醉医生也与时俱进提出“精准麻醉”的理念,即通过现代化的给药及管理方式,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标准化的麻醉管理,从而让患者即舒适又安全地度过手术期。目前在实施全身麻醉的过程中,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麻醉深度监测和麻醉药物靶控输入系统,可以有效保障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精确性。在“精准麻醉”管理之下,“麻不倒”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

麻醉深度监测

药物靶控输入

另外,对于“半麻”(局麻、区域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的病人来说,饮酒一般不会影响麻醉的效果,但是若病人因为过度饮酒出现凝血功能的异常,则需考虑“半麻”的可行性,改为全身麻醉更为妥当。

椎管内麻醉

长期饮酒对麻醉还有何不良影响?

长期饮酒除了对病人肝、肾功能带来不良影响以外,同时还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凝血等功能的损害。酒精还有一定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且会使脑血管产生病变。有研究表明,这类病人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概率也明显增高。会出现精神错乱、焦虑、人格改变和记忆受损。

由此可见,长期饮酒可能导致病人对麻醉药的耐受性降低,进而增加围术期的风险,影响病人预后。

我们来总结一下要点:

1. 在全麻手术中,长期饮酒的病人,应适当增加部分经肝脏代谢的麻醉药物剂量。

2.在无明显合并症时,长期饮酒一般对非全身麻醉效果无影响。

3.长期饮酒导致肝功能不全的病人,经肝脏代谢的麻醉药维持及追加剂量应减少。

4. 饮酒后急诊手术病人,可适当减少部分麻醉药用量。

5. 喝酒脸红的人酒量是真不好。真正“酒量大”的病人,采取个体化、标准化的麻醉管理,合理规范实施全身麻醉,可以有效保障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精确性,“麻不倒”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

6. 长期饮酒可引起身体各个系统功能损害,导致病人对麻醉药的耐受性降低,影响麻醉效果,增加围术期风险。

最后,关于麻醉的一个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由谁来进行麻醉?通常情况下在术前一天,麻醉医生会进行术前访视,详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及各项检查结果,并根据手术大小、方案进行综合判断。尽管饮酒可能对麻醉药的剂量和选择有一定影响,但只要在手术前如实准确地告知麻醉医生你的饮酒情况,由有经验的麻醉医生制订选择合适麻醉方案,合理规范地使用麻醉药,安全平稳地度过手术期完全没问题!


罗兴晶
罗兴晶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