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孙海亮 人已读
①循序渐进添加辅食。
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同时添加多种食物,添加食物应该从少到多,从稀到稠,断奶也要慢慢断,不要突然断奶。
②积极预防消化道感染。
虽然儿童原发性肠套叠的病因尚未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儿童原发性肠套叠的发生与肠道感染相关。轮状病毒、腺病毒等肠道病毒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细菌导致的儿童肠道损伤与肠套叠的发生相关。积极的手卫生、注意食物的清洗消毒能有效的切断肠道感染途径。
③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
由于儿童肠粘膜屏障功能发育未成熟,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可由呼吸道播散侵袭消化道,引起肠损伤诱发肠套叠。儿童呼吸道疾病好发季节规范佩戴医用口罩,少去人员聚集地方,家庭勤开窗通风能有效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及时规范的治疗能够降低儿童发生肠套叠的风险,提前保护胃肠道,增强肠道抗病力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④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生活习惯。
儿童自控能力差,家长注意给幼儿养成规律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避免过多的零食,合理膳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个人卫生,作息规律,注意及时添加衣物防寒保暖,注意腹部保暖,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加日晒。
⑤继发性肠套叠一般预防举措无效。
儿童继发性肠套叠多有肠道器质性改变导致,如肠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肠息肉、肠肿瘤等,多见于3月前小婴儿或5周岁后较大龄儿童,易引起肠套叠反复发作,一般的预防举措无效,需要进一步检查(腹部CT、消化道异位胃粘膜显像、肠镜等)明确病因,需要手术治疗祛除病因。
⑥其他
对于有家族或遗传风险发生肠套叠的患儿,如色素沉着—多发性肠息肉病(P—J综合征),建议定期的体检,行小肠镜等专科的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的预防肠套叠的发生。
注解:
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仅说明大概率事件,不针对个体,个体情况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谢谢!
本文是孙海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