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发表者:周云 人已读
体内水分排出,以尿液为主,始于肾脏,过输尿管,汇膀胱,而终于尿道之外,在起着调节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作用的同时,还清除着体内的尿酸,尿素,无机盐等各种代谢物质,若说体外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那作为体内之水的尿液当系健康之所托,承生命之所重。
尿液异常而有菌,被称为泌尿道感染,其在临床常见,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多饮水,多排尿,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属常规对症操作,但人体繁杂,对症治疗仅能解决部分疾患,仅以小儿为例,如有反复泌尿道感染,便要警惕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发生,否则便是仅能治标,未能治本,长此反复,不仅易发生菌群耐药,还可能对机体造成更进一步的损害。
何为反流?逆向而行!人体规律亦应顺从自然规律,水当顺流而下,不复上行,逆行伐上则必有妖,尿液属体内之水,亦当顺下,如若逆上,尿液易混,所谓水至清则无鱼,而尿稍混当生菌,然无鱼尚可观景,有菌岂可拖待,尿液内含的各类物质,足以供养细菌繁荣昌盛,子子孙孙绵延不绝,使人体罹生疾患,危及肾脏乃至生命。
膀胱输尿管反流按程度分为五度,I度为轻,V度为重,对身体的负面效果是抑制肾脏及机体的生长,产生肾瘢痕,甚至造成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等。对于不同程度反流的治疗手段亦有所不同,轻度反流可通过小剂量常规口服抗生素以及包皮环切等方式避免反复泌尿道感染,待患儿稍大后,反流常可自行消除,而重度反流及出现难控制泌尿道感染等情况,则需手术治疗,具体指征有:1、不能自然消失的V度反流;2、较大的输尿管口旁憩室或输尿管开口于膀胱憩室内;3、异位输尿管口;4、膀胱输尿管反流和梗阻同时并存;5、异常形态的输尿管口;6、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感染或不能防止感染复发;7、肾小球滤过率下降;8、显著的肾生长抑制;9、进行性肾瘢痕形成或新瘢痕形成。
人体金贵,生命珍重,莫以表象论轻重,且以病因分缓急,尿感虽小,亦当寻根问因,小儿体弱,更应加倍谨慎。如有反复泌尿道感染病史,应当警惕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发生,早期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减少患儿肾功能损害的发生,从而护佑患儿的健康生长。
本文是周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