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刘美辰 人已读
皮脂腺痣为边界清楚、橘黄色或黄褐色的,累及表皮、毛囊、皮脂腺和顶泌汗腺的错构瘤,直径从5mm至数厘米不等。皮损通常为单发,呈椭圆形或线样分布,常伴脱发。头皮部最常累及(约50%),头颈部约45%,躯干部约5%或更少。2/3的皮脂腺痣于出生时即可被发现,其余1/3在胎儿或儿童期出现。在儿童期,皮损表现为橘黄色或粉色的细乳头或天鹅绒状;但成年后,由于皮脂腺增生,皮损隆起呈油腻的疣状或脑回状。
头皮皮脂腺痣
与其他肿瘤的伴发情况
皮脂腺痣病灶上发生其他良恶性肿瘤的风险在学界存在争议。已报道有很多肿瘤(大部分为附属器肿瘤)发生于皮脂腺痣病灶,最常见的为毛母细胞瘤和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两者各有5%发生于皮脂腺痣病灶。这两种肿瘤都表现为皮脂腺痣上新发的、色素性的丘疹或结节。许多良性肿瘤也可发生于皮脂腺痣病灶,如病毒性疣、皮脂腺瘤、毛根鞘瘤、大汗腺囊腺瘤、角化棘皮瘤、脂溢性角化病和黑色素细胞痣。基底细胞癌少见,发生于少于1%的皮脂腺痣的皮损。在16岁以前继发于皮脂腺痣病灶的良性肿瘤发生率小于5%,发生于儿童和青春期前的恶性肿瘤很少见。随着年龄增长,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加。另外,该病曾有过家族病例的报道,有学者猜想其存在副显性遗传模式。
可能为综合征的表现之一
皮脂腺痣与多种身体异常有关。在表皮痣综合征里,皮脂腺痣是皮肤的异常表现之一,皮脂腺痣通常发生在头皮,呈线状,皮损很大(达数厘米)。 Schimmelpenning 综合征为皮脂腺痣合并大脑异常、眼组织缺损和结膜脂质皮样囊肿; Jadassohn 综合征为线状皮脂腺痣、惊厥和精神发育迟滞三联症。
治疗
尽管可能继发恶性肿瘤,但其风险较小,且总是发生在青春期前后。因此,有学者推荐应在青春期前,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完全切除病灶,以避免基底细胞癌或其他恶变发生。但无任何不良影响的病灶是否需要早期切除仍存在争议。如果皮损引起毁容、出血或有自觉症状,则可在任何年龄段行手术切除。CO2激光和光动力治疗也被应用于皮脂腺痣的美容治疗,但并不能完全清除病灶,且存在复发或形成继发性肿物的风险。
本文是刘美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