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岁发生脑梗,他曾以为余生晒太阳只能靠轮椅了。

患者术中图片

颈部脊髓电刺激植入术
导语: 今年八月,仁济医院颅脑创伤中心为因脑梗出现言语不能、右肢无力的徐先生,成功植入颈部脊髓刺激电极,让他恢复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简单言语表达能力,目前也能在使用简单助具或者由家人搀扶的情况下,每天遛弯1.5公里左右。
徐先生今年62岁,于3月26日突发脑梗,接受去额顶颞去骨瓣治疗后,出现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活动无力的症状。经检测,他的左侧肌力正常,但右下肢肌力为3级、右侧上肢肌力仅为1级,行走困难;对于处在康复关键期的他来说,突如其来的“失语症”比无法下地行走,更令他和家人感到困扰和痛苦。
后经当地医生转诊,徐先生转诊来到仁济医院颅脑创伤中心,颅脑创伤中心杨绍峰、杨溪医生团队为徐先生做了全面检查和诊疗评估,考虑到徐先生身体对进一步手术的承受能力,以及家属明确提出的“恢复期语言功能,至少可以和家人做一些简单交流”的治疗预期,向其推荐了具有安全、微创、可逆、可调特点的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单从颈部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将电极植入患者脊髓硬脊膜外,按照一定频率、电压对脊髓神经进行持续电刺激的新技术)的作用机制来讲,其对脑梗导致的肢体障碍、失语症都有非常积极的治疗效果。
一来,徐先生的言语不能,是由于脑梗导致大脑局部血流中断和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造成脑细胞死亡或控制语言的区域受损,其反应慢、完全不能发音,属于完全运动性失语。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恢复大脑局部供血供氧、使大脑皮层得到营养,才能改善相关症状。二来,徐先生的右肢无力,是由于脑梗引起的运动中枢受损,像是一侧肢体异常麻木、手臂不能平举、手不能正常端起水杯、偏瘫等,都是脑梗发作的常见症状。而颈部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以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增加脑血流、脑代谢,调节大脑相关功能区的兴奋性,能同时促进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
8月24日当天,全麻平稳后的徐先生,接受了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 截止到11月11日,徐先生已经能够在使用简单助具或者由家人搀扶的情况下,每天遛弯1.5公里左右,对于一个脑梗患者来说,眼下能够保持这样的运动量,已是非常好的恢复程度。此外,虽然徐先生还无法实现成句、成段的沟通,但已经能进行简单的言语表达,比起入院时的口不能言,已然是巨大进步,并且他在后期的视频随访中也展现出很强的表达欲,总的来说,这是非常好的迹象。
“太谢谢仁济医院颅脑创伤中心了!”徐先生的家属直言,虽然不知道未来病情会如何进展,但是通过这次手术,徐先生的病情得到控制、症状得到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大家都对徐先生的未来恢复也逐渐有了信心。
而徐先生本人则表示,在自己脑梗后,快速恢复简单的沟通能力、老两口一起在饭后出去遛遛弯这两件事,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奢望,“还以为后半生只能坐着轮椅被推出去晒太阳了,没想到现在每天都能和老伴出门遛遛弯,太值得感恩,也太不可思议了。”
本文是杨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