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发表者:康永强 人已读
前言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Ilizarov医生设计并应用了环形外固定器和微创技术(即目前的Ilizarov技术)治疗骨折,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Ilizarov技术已经是可以涵盖显微外科、骨科、矫形外科、修复重建等多方面学科的一门庞大的学科技术。该技术最初是针对于四肢闭合骨折的固定而诞生的,而由于多种方面的因素,目前国内对于Ilizarov技术主要应用于骨缺损及肢体矫形方面,究其原理即为“牵拉成骨”技术(DO技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DO技术核心理论为牵引后的骨再生,通过持续的牵张力作用来刺激骨形成,同时还可以引起肌肉、筋膜、神经和皮肤软组织的增生。
重点在于,通过DO技术对活体组织进行缓慢持续牵伸所产生的组织结构再生及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同胎儿组织一致,均为相同的细胞分裂,即为“神奇的再生技术”
对于长段骨缺损的治疗目前最主要的两种方式即为Masquelet技术和Ilizarov技术,各有千秋。Masquelet技术可以称之为“骨组织的搬运工”(取自体松质骨置入骨缺损区域),而Ilizarov技术可以称之为“骨组织的生产者及搬运工”(通过骨段的搬运,弥补缺损区域,搬运途中形成新生骨组织)。
(图片来源于文献)
话不多说,分享1例实战病例
外伤后右胫骨中下段骨缺损,长度5cm,经我科积极讨论后制定骨搬运的治疗方案
利用Ilizarov技术,胫骨近端截骨,向下骨搬运
治疗结束,下段骨愈合,上段截骨区域形成正常的新生骨。
整个治疗过程“不费一兵一卒,刺激新骨生成”
Ilizarov技术的优势在于不用产生新的供区,从而避免对机体造成新的损害,然而长时间佩戴支架的不适度仍然是其无法改变的劣势,因此术前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并获得积极配合尤为重要。
本文是康永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