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调理
发表者:闫玉红 人已读
我们常说“要补阳气”,但对于“阳气到底有多重要、阳虚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伤害、阳气要怎样才能真正补到位”等等问题,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
在我近20年的临床经验中,有个方子对阳虚非常有效,我常给寒湿重、妇科炎症、痛经、小腹冷痛的人用。今天介绍给大家,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试!
阳气有多重要?《黄帝内经》中说的最贴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人体有阳气,就像天上有太阳一样,没有太阳,万物就不能生存;人也一样,一旦阳气耗损,就会不知不觉地减少寿命。
所以说,阳气之于人,是一切能量的来源。如果阳气虚了,那么哪怕正值壮年,人都会疾病缠身、未老先衰。
所以,完全可以这样说: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养阳气就是在养生命。
1、阳虚:百病丛生的“幕后黑手”
阳气如此重要,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懂得珍惜自己的阳气。
夏天冰饮凉食天天吃,空调没有节制地呼呼吹,冬天穿得很单薄,要风度不要温度......殊不知,这些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阳气越耗越少,身体越来越寒、越来越湿。
如果把我们人体比作一个屋子,屋子里的火炉代表人的阳气。本来火炉的火力足够温暖整个屋子,可我们却不断地向火炉泼冰水,火力逐渐衰败,不能温暖整个屋子,屋子里的角落就开始潮湿腐朽,甚至长虫长蘑菇。
同样地,阳气耗损了,人就会四肢手脚冰凉,五脏六腑就会出问题,疾病就来了。所以说,阳虚是身体很多疾病的“幕后黑手”。
女性阳虚,基本都会伴随“寒与湿”。阳虚、寒湿对女性身体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这种伤害还是逐级递进的。
(1)阳虚&寒湿「在皮肤」:感冒、痘痘、皮肤瘙痒......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吹了冷风、淋雨受凉后,或者吹空调后,属于外感风、寒、湿邪气。
风寒湿邪气,容易引发感冒、发烧等问题,也容易诱发皮肤瘙痒、痘疹、湿疹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时补阳、驱寒、祛湿,后续会越来越严重,导致风寒湿之邪郁积在体表,逐渐发展为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慢性鼻炎等难缠的疾病。
(2)阳虚&寒湿「在肌肉」:手脚酸重、身体疲乏、面色萎黄、肥胖......
寒湿之邪一旦没有及时驱除,长期郁积在体表又没有发作,就会逐渐入里,“累积”在肌肉之处,出现四肢酸重、手脚发凉、腰膝乏力、精神疲惫、体倦乏力、身体肥胖等问题。
有些朋友还会有气短怕冷、面色萎黄、饭后胀气等症状,这是因为脾主肌肉,寒湿困于肌肉,也会反过来影响脾胃的状况。
(3)阳虚&寒湿「在骨骼」:老寒腿、颈椎病、腰痛、关节炎......
如果寒湿之邪长期在肌肉留存,没有被及时清除,还会进一步入里;或者当我们感受的寒湿之邪比较严重,比如天寒地冻的大冬天,经常露着膝盖在外面吹冷风,那会直接把寒湿之邪留在关节骨骼里。
如此一来,老寒腿、肩周炎、颈椎病、腰痛、关节炎等等......这些原本上了年纪才会出现的问题,就都会接踵而至。
(4)阳虚&寒湿「在脏腑」:宫寒、月经不调、痛经......
如果寒湿直中了脏腑,困在了下焦之处,那就相当于把我们的子宫、盆腔、腰腹部等部位,浸泡在寒湿浊水里。时间久了就会“腐烂发臭”,对生殖系统造成极大的伤害。
现代女性的宫寒、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淋漓、妇科炎症等问题,很多都与阳虚、寒湿有关。
(5)阳虚&寒湿「在全身」:结节、囊肿、息肉、肿瘤......
如果体内的寒湿积蓄了很久,都没有去调理,就会变成阳虚体质、寒湿体质。久而久之,还会化痰成瘀,成为痰瘀互结之证。
这种情况除了以上4个类型的寒湿症状以外,还容易患结节、囊肿、息肉、肿瘤等痰瘀所致的有形之邪。如果不改变阳虚、寒湿的体质,即使做手术切除后,也容易再长或复发。
2、桂枝汤:补阳气、驱寒气、化湿瘀的绝佳选择
说到驱寒祛湿,很多人都会想到艾草、生姜等中药材。其实我们老祖宗还留下了一个很厉害的经方,经过了从古至今的考验,是补阳气、驱寒气、化湿瘀的绝佳选择。
那就是被称为“千古第一方”、“万方之祖”的「桂枝汤」。所谓“千古第一方”、“万方之祖”,是因为《伤寒论》中的诸多方子,都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之上化裁而来。这些方子守护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健康。
桂枝汤的方子并不复杂,虽然只有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这简单的5味药,但里面的中医医理、作用却大有乾坤、非常奥妙!
(1)桂枝+芍药:一阳一阴,祛寒湿又不伤正气
桂枝汤中,桂枝为君药。
桂枝,就是桂树的嫩枝,总是朝上朝着太阳,是一种极富能量、充满阳气、生发向上的药物,具有沟通内外、温阳通脉、祛寒湿的功效,不仅能解肌发表,治疗风寒表证,更能温经通脉,治疗由寒湿引起的肩背酸疼、胸痹痰饮、闭经痛经、肌瘤囊肿等等。
可以说,只要体内有寒湿,用桂枝就是很合适的。它就像一个小“太阳”,从内而外帮助我们将体内的寒湿温化。
但单一味桂枝,温化寒湿的同时,可能又会对阴血造成损伤,这时就是芍药出场的时候了。
芍药,就是芍药花的根块部。味酸的芍药能敛汗、滋阴、养血和营。在桂枝温化寒湿、给身体减轻负担的同时,白芍帮助固本敛营、益气养血,给身体“加油”。气血足了,才有更大的动力把寒湿邪气往外赶。
桂枝和芍药一阳一阴,一通一补,共同调和营卫,此消彼长之下,就能让我们在祛寒湿的同时又不伤正,保证身体的健康与平衡。
(2)生姜+大枣+甘草:补脾胃,让气血源源不断,运转起来
另外三味药——甘草、生姜、大枣,一起养脾胃、健中、补正气。
不仅如此,辛温的生姜,可助桂枝推动气血上升、向外,发散表邪、祛寒湿,同时又能够和益气补中、健脾生津的大枣组合起来,共同健运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健运了,打好身体健康的基础,脾胃抵御寒邪、运化水湿的能力才能得到增强,从根本上和寒湿说再见。
而大枣除了益气补中,还可以配合芍药,负责引气血向下、向内,助养胃、补血、滋阴。
最后,炙甘草作为佐药,既可以益气和中,一方面配合桂枝以解肌发表,另一方面又可配合芍药以益阴养血;还能调和诸药,让药性更为温和,可以被人体吸收得更快。
所以说,桂枝汤虽只有5味药材,但配伍严谨,散寒湿的同时又能助阳益阴,调和气血,被后世医家称为“群方之魁”。
很多人对桂枝汤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治感冒上,其实并非如此。既能祛寒湿、又能调和营卫的它有多重功效,特别是我们上面讲到阳虚、寒湿导致的绝大部分问题,其实都处于桂枝汤的治疗范畴。
✔ 能调理寒湿导致的“痛病”
比如关节痛、腰痛、寒痹、腹痛、经痛等;不管是脏腑疼痛,还是肢体疼痛,都适合。
✔ 能调理诸多寒湿型妇科病
比如月经不调(没有实热)、痛经、寒湿带下、白带多等。
✔ 能调理诸多寒湿导致的皮肤病
皮肤病均属表病,而桂枝汤能调和营卫、气血,解肌发表,所以能调理绝大部分皮肤问题;比如湿疹、痤疮、皮肤痛痒症、冬季皮炎、冻疮等。
✔ 能调理体虚人的感冒、自汗、过敏性鼻炎等
桂枝汤就是阳虚人的福音。正气不足、身体比较虚的人,得了风寒感冒、自汗、鼻炎等,都适合用桂枝汤来调治。
3、改良版桂枝汤泡脚,更适合女性温阳、祛寒湿
中药泡脚是治病强身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外治法。人体的12条主要经络,足部就有6条,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也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所以,泡脚就等于同时把药效“运送”到这6条经脉,也同时影响到脾、肝、肾、胃、胆、膀胱这6大脏腑。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泡脚方,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来,将生姜换成干姜,大枣换成花椒。为什么这么换?这里和大家说道说道:
干姜:
性味辛热,《神农本草经》谓其“......温中,逐风湿痹,肠澼下利”,能振奋阳气,使寒散痛止。比起“散而不守”的生姜,从里到外把寒湿发散出去,干姜则是“守而不走”,能到达脏腑、骨骼、胞宫等深处,直接“一把火”暖化内部寒气、蒸发湿气,效力比生姜更加强劲。
花椒:
性味辛温,《本草纲目》谓其“......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杀蛔虫,止泄泻。“之所以将大枣换成花椒,是进一步加强驱下焦寒湿的功力,对女性宫寒、痛经、男性肾寒、肠胃虚寒、慢性腹泻等,有更好的效果;而且花椒外用还可以杀菌止痒,治疗炎症、脚气病等皮肤问题。
调整这2味药后,我给它取名为「玉颜暖宫沐足方」,不仅可以驱除身体蓄积的“寒湿”,改善阳虚、寒湿的体质,还可以化痰瘀、湿瘀,对皮肤起到美容养颜、祛黄美白的作用,可以说是女性身体健康的守护“神器”。
本文是闫玉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