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双肾长“巨型”肿瘤,青大附院泌尿外科精湛手术助其成功保肾
对于来自外地的贡女士来说,青岛俨然成为了她的“福地”,青大附院泌尿外科主任王科则成为了她的“救命恩人”。一年前,她体重突然急速下降,整整瘦了20斤。家属不放心,带她到当地医院体检发现,贡女士两侧肾脏居然都长了直径大于5公分的肿瘤,当地医院认为她双侧肾脏都需摘除,终生接受透析或肾脏移植。家属不放弃,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青大附院泌尿外科主任王科教授。最终,王科带领团队利用腹腔镜微创技术,依次切除患者两侧肿瘤,成功为女子保住肾脏。
女子双肾长满肿瘤
面临摘除肾脏风险
检查的影像显示,贡女士双侧肾肿均大于5公分,且左侧肾肿瘤位于肾门,靠近肾脏大血管、输尿管,有多支血管滋养供应。此类肿瘤手术常为“兵家禁地”,难度极大。手术时稍有偏差,就会损失大血管、输尿管,需切除整个肾脏。青大附院泌尿外科主任王科介绍,患者双侧都是巨大肿瘤,一旦一侧手术保肾失败,则给另一侧手术必然带来更大压力和挑战。如果双侧肾脏都丢失,就意味着患者将来面临终生透析,而肾脏移植价格昂贵,后续的治疗药物需要终身服用,对患者本人和她的家庭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患者的保肾愿望非常强烈,为了患者日后的生活着想,王科带领团队决定接受这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制定精密术前计划
精准微创保住肾脏
王科术前通过反复研究患者的影像资料,应用血管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带领团队反复讨论手术细节,模拟手术步骤,结合患者身体条件,以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减少手术风险为出发点。最终决定手术分两次进行。患者第一次手术,要进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右侧),完整切除右侧肿瘤,成功保留右肾。手术时间不到一个小时,肾脏缺血时间不足20分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10月12日顺利出院。

三周后,患者再次入院,为第二次手术切除左侧肾肿瘤做准备。王科介绍,患者左侧肾脏肿瘤大于6厘米,且紧靠大血管和输尿管,利用腹腔镜技术保留肾脏、切除肿瘤,对手术技巧和缝合技术要求极高,手术难度非常大。手术要求切除肿瘤的同时既保证肿瘤完整,又要保护大血管和输尿管不受损。这种手术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手术技巧和过硬的心里素质。王科在完成充分的术前准备之后,再次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左侧)。手术时间历时90分钟,肾脏缺血时间20分钟。完整切除肾脏肿瘤后,成功保留左肾。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复查CT,患者两侧肾脏形态良好,肾功能良好。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

王科介绍,双侧肾肿瘤并不常见,但在一些家族遗传病中发病率较高。常见的家族性遗传病包括:遗传性乳头状肾癌,林道(VonHippel-Lindau.VHL)病,家族性透明细胞癌和家族性肾腺瘤伴Birt-Hogg-Dub综合征。此类患者需要做肿瘤基因检测,筛查家族基因等。
专家介绍

王科,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批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西海岸新区高层次领军人才。擅长泌尿系肿瘤的诊疗和腹腔镜手术,完成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8000余例,开创了“腹股沟切口技术”“肾脏腹腔镜手术解剖程序化”“腹膜外腹腔镜膀胱全切”等技术,在规范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国际首创了一系列腹膜外腹腔镜手术,包括腹膜外全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保留男性生育功能的腹膜外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原位膀胱术后的腹腔镜肠代输尿管术等手术,完整保留腹膜,最大限度减少腹腔脏器的干扰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获得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均第一位),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第3位),烟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主持、参与国自然项目4 项;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 收录20篇;主编和副主编论著5部。
本文是王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