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江永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图文文章

容易忽视的卒中后认知障碍

发表者:苗江永 人已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据《中国卒中报告》显示,我国卒中患病率为1114.8/10万,年发病率为246.8/10万,死亡率为149.49/10万。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我国已经成为卒中终身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1]

我们还要知道,患者卒中后可不仅只有肢体残疾,在积极康复训练避免肢体残疾时,您是否忽视了认知障碍呢?其实,约1/3的卒中患者会经历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受到严重影响,是目前卒中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并成为当下国际卒中研究的热点和临床干预的重点[1]

图片1.png

(摄图网ID:401927708)

PSCI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神经系统表现、精神行为异常等。具体表现为失语、步态异常、不稳或跌倒,执行能力差......当然,部分患者更易出现各种精神行为异常,如抑郁、淡漠、人格该表、精神运动迟缓、情感失控、行为异常等[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PSCI患者,我们需要及早预防及治疗。

图片2.png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90%的卒中和1/3的痴呆是可预防的。PSCI的预防策略需要全面、整体化的方法和跨专业合作:针对卒中和认知障碍可调控危险因素以及针对卒中急性期治疗、预防卒中复发和早期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干预[1]

图片3.png

(摄图网ID:402118053)

在治疗方面,PSCI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延缓认知障碍的进一步下降、提高认知水平、改善精神行为症状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1]。临床研究显示认知障碍的发病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是相对漫长的过程,目前临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以药物治疗为主[3]。在专家共识中,推荐使用丁苯酞、银杏叶提取物、尼麦角林、己酮可可碱及奥拉西坦等药物治疗,其中针对100例PSCI患者进行奥拉西坦治疗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奥拉西坦治疗组认知障碍评分显著改善[1]。研究表明,应用奥拉西坦的PSCI患者治疗后MMSE、MoCA及ADL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奥拉西坦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记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4]

图片4.png

(摄图网ID:402173895)

注:

MMSE、MoCA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认知功能障碍的测试量表,ADL则可以有效反映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4]

参考文献:

[1] 汪凯,董强,郁金泰,胡盼盼.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J].中国卒中杂志,2021,16(04):376-389.

[2] 段建钢.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05):423-427.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3) : 67-78.

[4] 蔡雪峰,隋世华,苏学勇.奥拉西坦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7,28(15):2520-2521.


本文是苗江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