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董传莉 人已读
维生素A:首先,它维持着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还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促进抗体合成,维生素A摄入充足是宝宝拥有良好免疫力的基础;其次,维生素A可促进视觉发育并预防近视的发生;第三,维生素A有助于软骨细胞增殖和生长激素的分泌,帮助宝宝长高。维生素A还参与造血和脑发育过程,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维生素D则能促进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还有免疫调节功能,还可降低成年期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医学研究还发现,维生素A可以使维生素D更好地发挥生物学活性。
维生素AD同补在免疫功能、骨骼发育、预防贫血等多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婴幼儿时期更易缺乏维生素AD,其原因有以下5点①胎儿期储存不足,新生儿出生后维生素A、D水平都是偏低的。②生长发育快速,营养需求增加,需要充足的维生素A和D来帮助骨骼、视觉、免疫力、造血等功能的发育。③膳食来源不足 母乳中的维生素A、D含量低。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且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维生素D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蔬菜中的类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D的吸收、转化率很低。仅通过膳食来源是不能满足维生素AD需要的。④疾病的影响 感染性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肝胆系统疾病都会影响维生素A、D的吸收。另外,感染性疾病会大量消耗体内储存的维生素A,导致缺乏程度加剧,有研究发现,一次感染性疾病就会消耗肝脏50%的维生素A储备量。⑤药物的干扰 长期服用新霉素、抗惊厥药、抗癫痫药和糖皮质激素,会对人体维生素A、D的吸收和代谢造成影响。⑥奶粉中虽然添加了维生素A、D,但维生素AD性质不稳定,在加工、运输、存储、冲泡的过程中容易氧化流失,所以母乳、奶粉喂养的孩子也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D。
家长们经常担心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的中毒剂量:即一次性摄入维生素A30万IU以上可导致急性中毒,或每天摄入5~10万IU,超过6个月可慢性中毒。
拿大家最熟悉的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来换算一下,绿色款一粒维生素A含量是1500IU,也就是说,一次性吃200粒,或者每天吃33-66粒连续吃半年才可能会引起中毒。
显然,每天一粒预防性补充并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中毒情况。
而国内最新的专家共识是这样建议的:新生儿出生后很快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A:首先,它维持着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还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促进抗体合成,维生素A摄入充足是宝宝拥有良好免疫力的基础;其次,维生素A可促进视觉发育并预防近视的发生;第三,维生素A有助于软骨细胞增殖和生长激素的分泌,帮助宝宝长高。维生素A还参与造血和脑发育过程,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维生素D:能促进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还有免疫调节功能,还可降低成年期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医学研究还发现,维生素A可以使维生素D更好地发挥生物学活性。
维生素AD同补在免疫功能、骨骼发育、预防贫血等多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婴幼儿时期更易缺乏维生素AD,其原因有以下5点①胎儿期储存不足,新生儿出生后维生素A、D水平都是偏低的。②生长发育快速,营养需求增加,需要充足的维生素A和D来帮助骨骼、视觉、免疫力、造血等功能的发育。③膳食来源不足 母乳中的维生素A、D含量低。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且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维生素D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蔬菜中的类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D的吸收、转化率很低。仅通过膳食来源是不能满足维生素AD需要的。④疾病的影响 感染性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肝胆系统疾病都会影响维生素A、D的吸收。另外,感染性疾病会大量消耗体内储存的维生素A,导致缺乏程度加剧,有研究发现,一次感染性疾病就会消耗肝脏50%的维生素A储备量。⑤药物的干扰 长期服用新霉素、抗惊厥药、抗癫痫药和糖皮质激素,会对人体维生素A、D的吸收和代谢造成影响。⑥奶粉中虽然添加了维生素A、D,但维生素AD性质不稳定,在加工、运输、存储、冲泡的过程中容易氧化流失,所以母乳、奶粉喂养的孩子也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AD。
家长们经常担心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的中毒剂量:即一次性摄入维生素A30万IU以上可导致急性中毒,或每天摄入5~10万IU,超过6个月可慢性中毒。
拿大家最熟悉的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来换算一下,绿色款一粒维生素A含量是1500IU,也就是说,一次性吃200粒,或者每天吃33-66粒连续吃半年才可能会引起中毒。
显然,每天一粒预防性补充并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中毒情况。
而国内最新的专家共识是这样建议的:新生儿出生后很快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800IU/天,2周后开始补充维生素AD(维生素A1500-2000IU/天;维生素D400-800IU/天),并至少坚持补到3岁。因为0-3岁是婴幼儿的黄金发育期,视力、骨骼、脑部、免疫功能、造血功能发育都需要维生素AD的持续供给,为了孩子的健康,也可延续补到青春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