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邹俊勇 三甲
邹俊勇 主任医师
宁波市第二医院 呼吸内科

宁波市首例|我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成功开展全市第一例电磁导航引导下支气管镜肺结节活检术

398人已读

2022年8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团队应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最精准的电磁导航-超声支气管镜技术,成功为一例外周型疑难肺结节患者施行肺部结节组织活检术,完成了肺结节的早期肺癌确诊,这是宁波市首例通过该技术来明确肺癌诊断的病例。

患者去年7月在当地医院体检发现肺部有一个结节,大小2cm左右,结节里面还有空洞。患者有长期吸烟史,是发生肺癌的高危因素,伴有空洞的肺结节,最重要的就是排查是否肿瘤性疾病。当地医院给患者进行了普通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肺结节位于肺的外周部,气管镜的镜头无法到达肺结节病灶处一探究竟,只能在肺结节病灶的上端支气管处行肺泡灌洗液收集标本送检微生物涂片、培养、病理等。意料之中,肺泡灌洗液的结果均是阴性的,没有提示肿瘤的依据,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并嘱抗感染治疗后短期复查。因各种原因,直到今年7月才至我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邹俊勇主任医师门诊处复查,行肺部ct检查发现这个带空洞的肺结节仍然存在,对比去年的片子,结节没有增大,但也没有缩小,属于疑难肺结节,遂收入住院进一步诊治。

入住病房后,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科主任董昭兴主任医师在详细了解了患者的病史信息,仔细阅读了患者的肺部CT片子后指出:该肺结节病灶小,处于肺外周边,位置较低,常规支气管镜不能直接到达病灶部位,明确诊断的概率非常低,易漏诊。可考虑选择行经皮行肺穿刺组织活检,但该肺结节小且伴有空洞,穿刺活检阳性率也会比较低,而且还可能出现气胸、大出血等并发症。经过董昭兴主任和邹俊勇主任、陈静璐主任医师团队讨论,决定为患者的肺结节施行宁波首例电磁导航-超声支气管镜活检术。术前,陈静璐主任医师为患者完善了术前的相关检查化验,制定了缜密的手术计划。

电磁导航2.png

电磁导航操作

电磁导航.png

电磁导航图片

8月16日,在呼吸内镜诊疗中心,麻醉医师团队为患者实施无痛麻醉后,董昭兴主任和邹俊勇主任一起为患者实施电磁导航-超声支气管镜活检术。在电磁导航系统实时引导下,超声支气管镜快速的、精准的到达了肺结节处,靶向定位病灶,在病灶中心处多次活检,手术操作时间全程仅用了不到1小时,术后患者也无任何不适。5天后患者的肺结节活检病理结果提示肺鳞癌病变,幸运的是无淋巴结、无远处脏器转移,属于早期肺癌,紧接着邹俊勇主任为其安排了转外科进一步手术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外科手术切下来的肺结节大标本病理也是肺鳞癌,这从侧面进一步证实了的电磁导航-超声支气管镜技术的准确性。

电磁导航3.png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在恶性肿瘤疾病中,肺癌分别占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和第二位,严重威胁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其中很大一部分早期肺癌患者的肺部CT影像就以肺结节为表现,对肺结节诊治经验丰富的邹俊勇主任指出:如果肺结节位置靠近肺外周,常规支气管镜往往不能直接到达病灶处,只能在上端的肺部支气管灌洗或者“盲检”,不仅准确诊断率低,而且“盲目活检”出血风险大,但大部分肺结节患者又亟需早诊断早治疗,而全球最先进的电磁导航-超声支气管镜技术就能帮助这些患者早诊断,进而早治疗。电磁导航-超声支气管镜技术是现代电磁导航技术、虚拟支气管镜和三维CT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支气管镜检查系统。操作前,患者体上的的电磁定位板与定位探头相配合,结合患者肺部的三维CT重建和虚拟支气管树,形成肺部GPS系统。在错综复杂的支气管树中,通过该GPS系统进行实时引导,准确到达常规支气管镜无法到达的肺外周病灶处,在病灶处对肺结节实施精准定位活检。电磁导航-超声支气管镜技术是肺部结节精准诊治新利器。另外这项新技术也可用于肿瘤消融、冷冻肺活检、粒子植入等呼吸介入的精准治疗,实现肺部疾病的精准、微创、可视、诊疗一体化。与传统的经皮肺穿刺活检相比,电磁导航-超声支气管镜技术具有精准、安全、并发症少的显著优势。

谈及近期成功施行电磁导航-超声支气管镜活检术,董昭兴主任还表示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团队能在极短时间内顺利完成,离不开兄弟科室的鼎力相助,感谢麻醉科、放射科、手术室的大力支持!最后,董昭兴主任提醒广大患者朋友,发现肺部结节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正确的专科就诊,大部分肺部结节经现有的医疗技术手段基本能明确其性质,切忌盲目乱投医,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作者:郭晓霖主治医师


邹俊勇
邹俊勇 主任医师
宁波市第二医院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