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彬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心理健康

情绪心理学

发表者:张庆彬 人已读

情绪心理学


图书介绍

情绪心理学是研究情绪的科学,包括快乐与悲伤、期望与失望以及爱恋与淡漠、愤怒与恐惧、忧郁与焦虑等情感变化的奥秘。

”只要把情绪的成分、维量、整合水平、适应作用、通讯功能,以及同认知和人格的关系揭示出来,就有可能对情绪心理学这一独具特色的心理现象作出解释。


关系特点

许多学派给情绪下的定义反映了这些特点和这类关系。例如,功能主义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时间之间关系的心理现象。(Campos,1983)。阿诺德的定义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Arnold,1960)。拉扎勒斯提出与阿诺德雷斯的定义:“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Lazarus,1984)。这些定义都标示出情绪对人的需要和态度的关系,阿诺德和拉扎勒斯还指出了情绪依此而具有的特点,诸如体验、生理模式、评价等。

另一位学者杨(Young,1973)在上世纪70年代,给情绪下的定义为:“情绪起源于心理状态的感情过程的激烈扰乱,它同时显示出平滑肌、腺体和总体行为的身体变化。”他把情绪标定出感情过程的扰乱,暗示了情绪同有机体的利害关系和联系。但它更强调情绪的“干扰”性质。这一理论对情绪病理学特别有用。同杨的理论相反,罗伯特·利珀则坚持主张:“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Leeper,1973)。重要的是,它指出了情绪的组织作用的观点。


构成要素

情绪的构成包括三种层面。众多的情绪研究者们大都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和定义情绪: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当情绪产生时,这三种层面共同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一)主观体验

情绪的主观体验是人的一种自我觉察,即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人有许多主观感受,如喜怒哀乐爱惧恨等。人们对不同事物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都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如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对敌人凶暴的仇恨,事业成功的欢乐,考试失败的悲伤。这些主观体验只有个人内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或意识到,如我知道“我很高兴“,我意识到“我很痛苦“,我感受到“我很内疚“等等。

(二)生理唤醒

人在情绪反应时,常常会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唤醒。如激动时血压升高;愤怒浑身发抖;紧张时心跳加快;害羞时满脸通红。脉搏加快、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及血流加快等生理指数,是一种内部的生理反应过程,常常是伴随不同情绪产生的。

(三)外部行为

在情绪产生时,人们还会出现一些外部反应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情绪的表达过程。如人悲伤时会痛哭流涕,激动时会手舞足蹈,高兴时会开怀大笑。情绪所伴随出现的这些相应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就是情绪的外部行为。它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和推测情绪的外部指标。但由于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有时人们的外部行为会出现与主观体验不一致的现象。比如在一大群人面前演讲时,明明心里非常紧张,还要做出镇定自若的样子。

情绪动机

关于情绪的组织作用的观点应源于情绪的动机性。在汤姆金斯(Tomkins,1970)强调情绪是有机体的基本动机之后,伊扎德继承达尔文的观点,径直强调情绪的适应性。他指出情绪是动机,并和知觉、认知、运动反应相继联系而模式化。伊扎德从功能性的观点出发,强调情绪的外显行为——表情这一重要变量;通过表情把情绪的先天性和社会习得性,适应性和通讯交流功能联系起来,建立了包容广阔的情绪理论(Izard,1977,1991)。按此概述,情绪有如下特性:

1、情绪是多成分的复合过程。

2、情绪具有多维量结构。

3、情绪是生理和心理多水平整合的产物。

认知方向

当作了如上的分析之后,回到情绪心理学的定义上来。实际上,任何定义都不一定十分完善。定义的作用应当是方便与研究,为研究者提供认知的方向,但也会随着新发现而改变。我们曾经试图把情绪心理学描述为:“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孟昭兰,1989,1994)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情绪的功能,又囊括了情绪的结构。这样的描述确实是为了依据它来进行研究。只要把情绪的成分、维量、整合水平、适应作用、通讯功能,以及同认知和人格的关系揭示出来,就有可能可以对情绪心理学这一独具特色的心理现象作出解释。至少在当前的科学水平上,人们能为情绪之谜打开一个窥测它的奥秘之门,为进一步探索铺筑一条可行的路。


基本过程

1、情境选择 情境选择指个体对自己将要遭遇的人和事做出回避的或接近的选择,从而对可能产生的情绪作出一定的控制,情境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行为,它往往反映了个体对适当环境的一个选择,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当个体已处于某种情绪诱发的情境中,对情境反应调节发生在情绪激活之后,是指通过增强,减少,延长或缩短反应等策略对情绪进行调整,即使对情绪做出一定修改,仍然可能对情绪进行调节。

2、情境修正 情境修正是通过改变和修正诱发情绪的情境的某一个方面和特点,而使情绪发生改变的努力和策略.例如,面对一个吵架的邻居,可以有三种解决方法:离开,忍受和制止.假如采取制止的方式,前去要求减弱噪音,就是情境修正的调节策略.情境的选择和情境的修正需要个体去改变所处的环境.然而,在不改变情境的前提下,调节情绪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每种情境也存在着不同的方面,并具有不同的意义,这样个体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注意和认识来改变情绪的产生过程。

3、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是通过转移注意和有选择地注意,对同一情境中的多方面进行注意上的调配,例如仅注意某一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就是对注意的调配.分心是将注意集中与情绪无关的方面,或将注意从情境中转移开.专心是对情境中的某一方面长时间地集中注意,这时候个体可以创造一种自我维持的状态,如情绪专注是注意力集中在情感体验和这些情绪的结果上。

4、认知改变 认知调节是通过改变认识而进行的情绪调节的努力.情绪的产生需要个体对知觉到的情境赋予意义,并评估自己应付和管理该情境的能力.每一种情境元素都可以有多种意义,存在多种认识,对不同意义的确定和选择,可以改变情绪产生的过程从而调节情绪.从情境的选择到认知改变,反映情绪调节所产生的信息加工过程的不断深入。

5、反应调整 反应调整是指情绪已经被激发以后,对情绪反应趋势如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等施加影响,表现为降低或增强情绪反应的行为表达.如果别人踩了你的脚,他没有表示歉意,尽管你很生气,但你会努力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就属于降低性的反应调整.如果你的情绪被一个热烈的群众性公益活动场合所激起,增强了你的热情,这就是增强性的反应调整。

情绪与认知不同,它似乎与 个体 的切身需要和主观 态度 联系着。从这种联系中可以引申出 情绪 的两种特殊存在形式,其一为内在状态或体验,其二是外显表情,这是认知过程所不具有的特征。因此,情绪与认知是带有因果性质和互相伴随而产生的。情绪可以发动、干涉、组织或被破坏认知过程和行为;认知对事物的评价则可以发动、转移或改变情绪反应和体验。

情绪理论:

1.早期理论

(1)James-Lange理论。美国心理学家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Lange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James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Lange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James-Lange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1] 。

(2)Cannon-Budd学说。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该理论认为,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和机体的其他部位,到达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而到达内脏和骨骼肌肉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因此,身体变化与情绪体验同时发生

2.认知理论

(1)阿诺德“评定-兴奋”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1] 。

(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v2-1415793c0f270a71a5fe6dbd15490f69_1440w.jpg

情绪的理论


3.分化理论

这种理论以伊扎德(Izard)为代表。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下面简要介绍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

(1)情绪是分化的

伊扎德认为,情绪是分化的,存在着具有不同体验的独立情绪,这些独立的情绪都具有动机特征。他假定存在10种基本情绪,即兴趣、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轻蔑、恐惧、害羞与胆怯,它们组成了人类的动机系统。每种基本情绪在组织上、动机上和体验上都有其独特性。不同的情绪具有不同的内部体验:这种内部体验对认知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情绪过程与有机体的内部动态平衡、驱力系统、知觉及认知是相互影响的 [1]

(2)情绪在人格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伊扎德认为,人格是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情绪的主观成分——体验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制,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力量。人格系统的发展是这些子系统的自身发展与系统之间联结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3)情绪系统的功能

伊扎德从进化的观点出发,提出大脑新皮层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面部骨路肌肉系统的分化以及情绪的分化是平行的、同步的。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的作用。每种具体的情绪都有其发生的渊源和特定的适应功能。

内容简介

《情绪心理学》共分三部分,分别论述了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和理论基础;情绪的发生、分化与社会化;情绪心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情绪心理学》在写作过程中,力求介绍完整、准确,涵盖最新研究结果,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情绪心理学的论著之一。《情绪心理学》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论述情绪心理的极有价值的综合性著作。它力图揭示人的快乐与悲伤、期望与失望以及爱恋与淡漠、愤怒与恐惧、忧郁与焦虑等情感变化的奥秘。它介绍了世界上四十来位有代表性的情绪理论家的学说,并分别就情绪的内部生理、外部行为、主观体验、认知的作用、面部身体上的表达、情绪的发展及变态情绪等作了总结性描述。它在内容上既照顾到历史发展,又包含有新近成果。既介绍了重要的理论发展,又囊括了它依据的主要及典型的实验资料;因而内容翔实,材料丰富,不仅对于心理学研究,而且对于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医学、教育等各学科研究也有重要的价值。

编辑推荐

《情绪心理学》既可作为本科生教材,又是情绪心理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书中第三篇“情绪与社会生活方面“,邀请各领域专家撰文,理论清晰,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对生活中各方面有很多的技术指导意义。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书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论述情绪心理的极有价值的综合性著作。

目录

第一编 情绪心理的基础

1 总论

一 情绪、情感和感情

二 情绪在人的心理结构中的位置及其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三 情绪的性质和功能

2 情绪理论的演变

一 早期理论

二 情绪的激活理论

三 情绪的认知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

五 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

3 情绪与脑

一 情绪生理心理学的理论取向

二 情绪在神经学上的划分

三 情绪脑的神经

四 脑的最初情绪系统

五 杏仁核与海马及情绪与记忆

4 情绪的主观体验与脑

一 情绪体验的性质

二 情绪的主观体验与脑

三 情绪主观体验的神精化学调解

四 情绪的内在体验与外显表情

5 情绪的外显行为——表情

一 面部表情理论假设

二 面部表情的全人类普遍性

三 面部表情的神经生理学证据及其测量方法

6 认知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

一 认知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

二 情绪在认知加工中的影响

第二编 情绪的发展、分化与社会化

7 情绪的个体早期发展

一 情绪在儿童生存和生长中的意义

二 情绪发展理论

三 婴儿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四 幼儿的情绪发展

五 儿童情绪的社会化

8 情绪的分化

一 情绪的进化与分化

二 内在动机

三 兴趣

9 基本情绪

一 快乐

二 痛苦与悲伤

三 愤怒

四 恐惧

10 情绪的社会化

社会情境关系与情绪社会化

二 情绪社会化的基本规律

三 情绪的社会结构论

11 复合情绪

一 爱与依恋

二 焦虑

三 敌意

自我意识情绪

12 情绪调节

一 情绪调节的涵义

二 情绪调节的特征

三 情绪调节的类型

四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五 情绪调节的神经机制

六 情绪调节与社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

第三编 情绪与社会生活方面

……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