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院血管外科团队完成浦东首例静脉曲张常温闭合术
7月14日,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血管外科完成了浦东新区首例静脉曲张常温闭合手术。
当日共有两位患友顺利手术,术后当天就下地正常行走,恢复顺利,这标志着最新一代静脉曲张微创手术方式在浦东落地,也意味着中国的静脉曲张治疗有了新选择,即将造福更多患者。

今年69岁的吕女士,发现静脉曲张已有30余年。刚开始并无明显感觉,但慢慢地右腿的血管像蚯蚓一样弯弯扭扭爬满了小腿肚子,偶有疼痛并逐年加重,并出现下肢酸痛不适,长久行走后下肢肿胀明显,易疲劳,久立后,皮肤偶有瘙痒感,不仅不美观,也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目前,临床上治疗静脉曲张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
- 其中,保守治疗只能延缓疾病发展、减轻症状;
- 传统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有较大创伤、出血多,并发症机率高,术后恢复时间长;
- 如果选择国内目前较先进的、以射频消融手术为代表的热闭合技术微创手术,则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热损伤,还存在闭合失败的可能性,并且由于射频消融术的手术器械均为进口产品,价格较高,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国产替代产品还未上市。
再加上吕女士既往有过乳腺癌左乳全切术的经历,术后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和痛苦让吕女士又畏惧再次手术,因而对手术治疗踌躇不决。
有相似经历的还有年过半百的常先生,因作为长期做工程管理的工作原因需久坐办公,所以虽然发现左下肢静脉曲张仅2年多,病情却进展很快。而且常先生以前也有过甲状腺肿瘤手术史,出于对传统手术的担心,也是一直在观望等待合适的微创手术技术出现。
直到两人多方打听和亲友推荐:听说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血管外科王翔医生是静脉曲张微创手术的专家,这两位病人才下定决心来门诊就诊。
王翔医生团队通过对这两位患者的检查评估,并且详细了解了吕女士和常先生的情况之后,王翔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可以尝试静脉常温闭合术。
原来就在三天前,由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血管外科和长征医院血管外科共同牵头作为组长单位的静脉胶临床试验启动了。
这种技术只需在超声影像的引导下,采用微创介入的方式,一个穿刺点即可完成主干血管闭合手术,相比热闭合手术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是国际上最新一代的静脉曲张微创手术。

其实,在国外,静脉常温闭合术这项技术已经在高端医疗市场中极快地取代射频消融手术,美国FDA已在2015年批准静脉胶闭合产品上市,但产品无法引入中国。
而本次临床研究的采用的静脉曲张封闭系统(包括医用胶定量输送导管系统和医用胶两部分)是经上海市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检验合格的、由上海益思妙公司历经多年研发成功的国产产品,国内共11家声誉卓著的静脉病中心均开展了此项临床研究。

通过解释两位患者欣然同意入组使用最新的治疗技术。
手术日很快就来临了,王翔团队在患者腿部通过针孔大小的开口伸入导管,将可吸收的医用闭合胶送入病变血管,随后适度按压,就将病变静脉粘合成功,而整个手术时长仅半小时,无需肿胀液注射,也不存在热损伤。
术后当天,两位患者下床走路且无明显不适;一周后门诊复查,均反映无疼痛、血肿、感染等并发症,恢复顺利,行走自如。

目前静脉胶临床研究正在全国开展中,招募时间为8-9月。
希望体验最新的微创手术的患者可通过二维码报名或上海东方医院(南院)王翔专家门诊咨询入组条件。

王翔,副主任医师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委员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三位初始创建者之一;
自2008年起在国内较早、院内率先开展外周血管介入工作,负责主刀本院所有外周血管腔内手术;
2012年首批入选上海市青年医师培养计划(“医苑新星”计划);
擅长各类外周动脉闭塞及各类动脉瘤的微创介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各类微创手术,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脉管炎、糖尿病足病等的综合治疗。
多次赴德国、法国、美国等地学术交流及访问。
门诊时间:
东方医院南院:云台路1800号
特需门诊:周一下午南院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南院
供稿:南院血管外科
编辑:陈周可嘉
审核:孙钰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