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氧与恶性肿瘤间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医学发展至今,针对肿瘤有很多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还有基因靶向治疗等,但在2019年公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数据中,报告了2015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392.9万例,其中死亡病例约233.8万,0-74岁人群累积发病率高达21.44%,死亡率11.94%,如此高的病、死率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高压氧治疗,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来改善或治疗涉及缺氧、缺血的疾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被认为是安全的、副作用较小一种治疗技术,同时,在笔者能够找到的,早期的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2004年《医用高压氧舱管理与应用规范》、直到最新的2018年《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与应用规范》中,都被推荐用于放射性损伤的治疗,以及恶性肿瘤同步放化疗的辅助治疗,对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的疗效,预防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改善其相关症状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始终存在争议的地方,在于除了以上提及的情形,高压氧治疗是否会使得未经处理的恶性肿瘤增生转移,或是增加治疗后的恶性肿瘤的复发率,结合国内的医疗环境和对高压氧治疗的接受度,在早期的规范中,也将“未经处理的恶性肿瘤”列为相对禁忌症,因而使得很多氧舱使用单位的从业人员开展治疗时,或多或少因此束手束脚。
其实早在2002年由美国Eric P. Kindwall, Harry T. Whelan主编,在2004年由国内高春锦、郭国明教授翻译的《实用高压氧医学》第二版修订版中就已经用较为详实的临床数据和动物实验做出了说明,在已知的恶性肿瘤中,并未发现高压氧治疗促进其增生的证据,不应将其继续作为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并未终止,2012年挪威卑尔根大学生物医学系的Moen等对2004-2012年国际上涉及高压氧和肿瘤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并与早期的文献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高压氧治疗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的增敏是有据可循的,迄今为止的研究没有发现高压氧治疗促进恶性肿瘤进展或复发的作用,反而对某些类型的肿瘤有抑制作用,比如乳腺癌。在我们国内,2018年再版的《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与应用规范》也将“未经处理的恶性肿瘤”剔出了相对禁忌症的行列。

所以,尽管肿瘤的分类和亚型众多,高压氧治疗介入的时机和方案也不尽然相同,对癌细胞影响的潜在机制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但是不影响将高压氧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或作为特定类型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应用于临床,希望我们的医务人员能够尽快接受、消化这一观点,让更多有适应症的患者从中获益,也希望广大患者与时俱进的接受这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多增加一些希望。

本文是王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