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
发表者:牛建星 人已读
航空总医院牛建星主任妙手仁心,为脊髓空洞患者重塑人生希望
侯女士来自内蒙古,是兴安盟的一位农民,今年42岁,正值盛年,种地是一把好手,地里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家里收拾得利利整整,老人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就是这样一位贤妻良母好儿媳却不幸患上一种从未听说过的怪病,让整个家庭陷入焦虑。
30多年病史没重视,一查竟是这么严重的怪病
那天,侯女士正在家里干活,忽然感觉手麻、腿麻,四肢无力。当时侯女士和家人都非常担心,赶紧到兴安盟的一家医院就诊。经各项医学检查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她仔细一想,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发病。据侯女士回忆,她30年前就曾出现过双手无力症状,不知道与这个病有没有关系,当时也没有重视。6年前她觉得双手精细动作欠佳,2年前出现背部疼痛、双手无力、四肢麻木、行走不稳。直到半年前,无力麻木症状进一步加重,还出现声音嘶哑、头晕、视物模糊,这才到医院就诊。
侯女士爱人为她按摩
听到这样的诊断,侯女士和家人都一脸茫然,他们从未听说过这个疾病。“当时特别害怕,万一治不了咋整啊?以后会不会瘫痪?会不会影响生命?反正是特别担心。”侯女士的爱人说。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肩上担负着家里的半边天,家里还有9岁的儿子和年迈的老人要照顾,忽然患上了一种从未听过的怪病,当时她心里的恐惧和担忧可想而知。
虽然医院给出明确诊断,但是由于当地医疗技术条件有限,无法治疗,建议他们到上级医院就诊。
慕名就诊航空总医院,牛建星主任手术治好脊髓空洞
家人不断地打听探寻,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航空总医院头颈神经外科(神经外七科)的牛建星主任非常擅长治疗此类疾病,便慕名前往北京就诊。
牛建星主任带队查房中
牛主任接诊后,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问诊,阅看患者病史病历影像资料,并完善相关检查,进行科学诊断评估。牛主任介绍:“患者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诊断明确,通过查体,她的症状也符合脊髓空洞的表现,而且患者症状已经非常严重,患者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牛建星主任团队手术中
牛主任召集科室相关专家会诊讨论,针对侯女士的特殊病情制定了个体化的综合系统诊疗方案,并顺利实施了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复位+四脑室正中孔通道重建+硬脊膜扩大成形修补+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牛主任团队对患者进行了专业的后续治疗护理和康复指导,患者恢复很快。
术后效果良好,她感谢牛主任给她第二次生命
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术后磁共振复查显示脊髓空洞明显缓解。侯女士说:“手术效果非常好,术后十几天我就能下地走路了,我现在后背也不疼了,手也不那么硬,不那么疼了,脚也有劲了,说话声音也清楚多了,特别明显。”
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行走自如
牛建星主任介绍:“不管是从患者的主管感受,还是医生查体评估,还有客观的影像学表现来说,患者的症状都明显缓解,相信通过后期的康复,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患者激动落泪,感谢牛主任给她二次生命
侯女士说现在心情特别高兴,之前那种情况动也动不了,什么都不能干,她觉得生活都没什么意思了。现在治好了病,她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她说回去之后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抚养孩子,把儿子供上大学,她还打算让儿子以后也当一名医生,像牛建星主任一样治病救人。侯女士动情地说:“谢谢牛主任,谢谢他们的医疗团队,这等于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说着她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她说这是高兴的泪水,感谢的泪水。
【专家提示】牛建星主任强调,脊髓空洞症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上述这位患者病史长达30余年,因未得到及时治疗,症状不断加重,到现在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无法正常生活工作。尽管脊髓空洞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但是牛建星主任根据多年的研究发现,该病是有病因可寻的,只要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就可以做出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通过微创的手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姓 名:牛建星
医 院:航空总医院
职 务:头颈神经外科主任
职 称:主任医师
学 历:医学博士
出诊时间:星期二(全天) 星期四(上午)
专家简介: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师从我国著名颅底外科专家贾旺教授。武警部队专业委员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武警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英腾教育神经外科高级职称考试培训首席讲师。擅长脊髓空洞症、脊髓栓系及椎管内肿瘤的微创治疗,颅脑肿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胶质瘤和其它各类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手术治疗,周围神经平衡术治疗痉挛性瘫痪,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救治及手术治疗。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和首发科研专项基金3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9篇,荣获武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武警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本文是牛建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