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马明哲 人已读
最近天气特别炎热,留置了 PICC 的患者出现穿刺点感染的情况较之前有增多趋势。笔者在临床上曾遇到过几例因穿刺点疼痛处理不及时而并发导管感染的案例,教训颇为深刻,特分享给大家,以引起重视。
案例1
该肿瘤患者化疗结束回家,在家感到穿刺点红肿疼痛而入院。最初处理时局部用了碘伏棉球按压,同时口服抗生素治疗。但次日发现红肿热痛症状加重,穿刺点有脓液挤出,细菌培养是一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终予以拔管处理。
案例2
该肿瘤患者因发热入院,护士评估时发现 PICC 穿刺点渗血伴红肿热痛,做了分泌物培养+血培养,报告也是一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终也是予拔管处理。
PICC 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局部感染是其中一个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可以表现为局部 2 cm 内红、肿、热、痛,进展期可以出现穿刺点炎性分泌物,严重者可发展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对于留置了 PICC 的患者,当主诉局部疼痛,穿刺点有渗血、渗液,或者敷贴有卷边、潮湿等情况发生,需要及时更换敷贴。尤其是肿瘤患者,如处理不及时,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分享引起大家的重视,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留置 PICC 期间出现任何不适都要及时报告。
下面来分享一例肿瘤患者出现 PICC 穿刺点感染,经及时处理后症状得到控制,最终预期完成化疗的案例。
案例分享
2022-07-07,护士小 A 值夜班时,一肿瘤患者告诉她 PICC 穿刺点感到有点疼。小 A 护士一看穿刺点有少许陈旧性渗血,摸了摸穿刺点,发觉局部有点肿,皮下有个硬结,想马上给病人换个敷贴。见下图。
但病人不放心让小 A 护士来处理,想等到第二天让责任护士来处理。
小 A 给笔者留言说明情况。笔者让小 A 马上处理一下,并在电话中告知了处理方法。经过处理后,第 2 天患者就感到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了。
下图为经小 A 护士更换敷贴后的 PICC。
到了第 4 天,予重新更换了敷贴,发现穿刺点红肿硬结已明显消退。
下面 2 张图片是处理前后穿刺点的情况:
01:1
PICC 穿刺点感染的评估与处理
考虑到该患者 2022-07-12 要进行化疗,为了巩固疗效、预防感染,我们在换药时对穿刺点继续使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
下面,我们就换药过程进行分享。
后续追踪:经处理后,穿刺点无红肿疼痛现象,张力性损伤部位的皮肤发红发痒已消退。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案例小结:从案例分享中可见,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用于 PICC 并发穿刺点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延伸阅读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定义的局部感染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有脓性分泌物。穿刺点感染程度分为:导管入口处红肿为轻度感染,硬结为中度感染,有脓性分泌物为重度感染。
文献报道,预防和控制局部感染的关键在于出口护理和敷料的应用。目前 PICC 穿刺点感染常规用碘酊和乙醇消毒处理。但这两种消毒剂均具有挥发性,难以持久发挥作用,所以常规消毒不能完全解决局部感染问题。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是一种湿性愈合敷料,是银离子与高聚藻酸钙盐纤维、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聚合物。银离子能够结合细菌包膜 DNA 和RNA,使其蛋白变性,包膜失去转运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能力,并且使 DNA 和RNA 失去复制和转录遗传信息的能力,从而削弱了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继而起到了广谱抗菌的作用,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能够有效地控制切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疗效显著。目前,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已应用于烧伤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等伤口换药,均获得良好效果。
从案例中可见,银离子藻酸盐用于 PICC 穿刺点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本文是马明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