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囊肿都要手术吗?
在妇科门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超声检查有“卵巢囊肿”患者都很紧张,有的患者为此而要求手术治疗,有的患者甚至因此而切除了该侧卵巢。
“卵巢囊肿”需要手术治疗吗?下面就和大家作一分析讨论。
“卵巢囊肿”可分为非赘生性囊肿和赘生性囊肿两种类型,前者为卵巢正常生理变化,不需要治疗;后者则属于病理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在生育期妇女,卵巢发育成熟,卵泡产生周期性的变化,进而引起子宫内膜周期性的脱落出血而形成月经。一般情况下,卵巢每月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排卵。在月经的前半期,是卵泡发育期——卵泡期,由于在卵泡期卵泡内有大量雌激素,分泌进入血液循环,最终作用于子宫内膜,促使子宫内膜增殖变厚——子宫内膜增殖期
卵泡发育成熟排卵后,进入月经周期的后半期——黄体期,此期排卵孔闭合,卵泡发育形成黄体,黄体可产生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这些激素使子宫内膜的腺体进一步增殖,并且子宫内膜的腺体向子宫腔分泌一些物质,子宫内膜疏松而富有营养,有利于受精卵在子宫体腔的种植。
如未受孕,则卵巢黄体萎缩,其分泌功能也随之衰退,黄体激素对子宫内膜的支撑撤退,可引起子宫螺旋动脉痉挛性收缩,进而导致子宫内膜的缺血坏死、脱落、出血,形成月经。
在卵泡期与黄体期,如卵泡过渡增生,可形成卵巢囊肿(即卵巢滤泡囊肿)和卵巢黄体囊肿,此属卵巢的生理性变化,称为卵巢非赘生性囊肿或卵巢瘤样病变。
个别患者可伴有一些症状,如小腹隐坠痛、月经推迟、月经淋漓不断等。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多为单侧,壁薄,直径一般小于5cm,也例外的,特别是妊娠黄体囊肿,有时可见大于5cm,甚至见有大于10cm者。检查CA125、CA199、HE4、CEA等肿瘤标志物均无异常升高,一般观察2~3个月,卵巢囊肿可变小或消失。此为卵巢非赘生性囊肿,或称生理性囊肿,可以自然消退,千万不能贸然手术。若卵巢囊肿肿块持续存在或增大,或有实质性改变,或伴有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等,则卵巢肿瘤的可能性较大,应进一步检查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因此,一旦查有卵巢囊肿,不必恐慌,应综合分析,才能决定如何对待。
本文是任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