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潘霄 人已读
小x是一名16岁的上海初三少年,马上就要中考了,6.19日是父亲节,母亲让他给远在常州工作的父亲发一条父亲节的微信,小x拒绝了,撇撇嘴:他也配做父亲?他管过我什么?
传统家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孩子的抚育,夫妇关系也是在亲子关系基础之上的,父母双方抚养孩子形成了“基本三角”。
儿童成长需要依托家庭这一单元完成相当长时间跨度的生活教育,共同抚育是夫妻持久感情的基础,抚育“不能由一女/一男单独负担,有了个母亲还得有个父亲”。
一、中国缺位的父亲多吗?
是的。
中国父亲的缺位主要有四个情况:1. 离婚,孩子跟母亲;2. 父亲外出工作常年不在孩子身边;3. 父亲去世;4. 忙于工作,在家时间很少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我国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2020年常住人口离婚率最高的地区是天津市,达到4.93‰,上海市是2.71‰。数据不可谓不严重。
父亲外出工作常年不在孩子身边,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近四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社会快速流动,而这种高流动性的很大构成是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农民工统计数据:全年农民工总量2.86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亿人。此外,还有“非农民工”在异地工作的男性,比如上海就很多在昆山、苏州、无锡、常州工作的“父亲”。
父亲英年早逝的情况不是很常见,这里就不做进一步讨论了。
上面三种情况加起来,中国不在孩子身边的父亲们的人数至少达到1亿以上。
那么这些1亿以上的、不在孩子身边的父亲们,身后是什么?
正是父亲缺位的中国家庭。
二、父亲缺位的影响是什么?
说明一下,我们这里讨论的父亲缺位的情况,排除掉“父亲已去世的孩子”这个群体,因为这个群体的父亲其实不是“缺位”而是“逝去”
父亲缺位这个问题,打破了家庭“父母抚育”的稳定结构,父亲作为家庭的中坚力量的缺失,导致部分家庭功能的失灵。
1、 父亲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父亲的作用是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对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
21世纪对父亲标准和期望的提高了,一是对父亲角色期许比起“数量”更看重“质量”,二是强调父亲需重视精神和心理层面对孩子的支持作用,同时养育孩子过程中应严格把控的自己情绪状态。
当今全新的养育理念要求父亲职责独特而多元,不仅是“经济提供者、生活照顾者、家庭维护者”,更重要的是承担“孩子的教师和价值导向奠基人”的角色以支持其心理与情感需求。
另一方面,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父亲对儿童社会化、人格形成、人际关系、性别角色、道德发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父亲对儿童、青少年的婚恋观、择偶偏好以及代沟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在父女关系好的时候,女儿择偶时更偏好与其父亲长相相似的面孔。
2、 父亲缺位,家庭中母亲的角色发生异化
丈夫外出,妻子留守的模式限制了妻子的发展机会,加重其劳动负担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父亲缺位使得原本就在家庭结构中更为亲密的母女关系,在父亲不在场的境况下更为团结,母亲的角色也在父子/父女关系性质中起到愈发关键的作用。
第一种情况:母亲成为“离间者”
父子/父女分隔两地的情况下有些母亲在生活与相处中积攒了对父亲的不满与情绪,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丈夫的情绪化表达和主观判断以抱怨的方式传输给孩子。
“初高中时候我爸除非有事不然不会主动打回来。我妈在家里照顾我和两个弟弟,很看不惯我爸什么都不管,有时候打电话和我爸吵架或者抬扛,和我一直说我爸怎么怎么不好,怎么怎么不负责任。”
孩子更偏向母亲,对于母亲的言论较少地进行回顾与反思。父亲的负面刻板印象在孩子心中逐渐定型,后续会造成孩子潜意识的疏远甚至是排斥父亲。
第二种情况:母亲成为“传声筒”
母亲在关涉父子/父女的事件中起到沟通作用。了解儿子/女儿的需求转告给丈夫,再把丈夫的训导和教诲传达给儿子/女儿,尤其是父亲单独外出的情况下,父母电话交流中涉及到家庭事务的商量,以情感交流为目的的父子/父女互动内容较少,因而关于事件的信息交互通常由母亲代为传达。
我爸其实心里想法很多有我的,比如说快过年催我妈给我买买新衣服什么的,但跟我就不会说出来,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说呢,就通过我妈。所以小时候就一直误会我爸是不是嫌弃我是个女孩子,不喜欢我。
母亲传递双方信息过程减少和阻断了父子/父女交流的途径和机会,限制了父子/父女交流中的情感交流。
三、缺位的父亲可以做什么?
首先,父亲要意识到:打电话、偶尔团聚和物质补偿可以维持父子/父女关系,但无法和常规化家庭持续而稳定的父子/父女感情相比。
其次,父子/父女关系的关键在于“是否建立起稳定的情感联结”,如果双方的情感交流虽物理空间相距甚远,但心理交流“两人在场”,那是留守儿童与外出父亲最为理想的交往模式。
再次,要提醒各位父亲:在你外出打工前或者子女返回老家前,父子/父女之间已经形成积极稳定的父子/女情感,这个条件非常重要。
我女上初中回XX上的,北京这上的没学籍,只能给她往回送了。她弟弟妹妹还在我们身边就她自己回去,我怕她心里不舒服,所以心里也记到得平常也多关心她。怕她回去环境陌生不适应,刚去住校打电话哭了好多次,我和她妈也是心里不是滋味儿……我尽我所能全力支持她,希望她有什么事儿或者想法跟我说,一边依赖一边学着独立。
上面引用的这对父女分离的时间节点是13岁,从出生到青春期,父女间已经有较为稳定的亲子情感交流模式。
小时候和我爸沟通比较少吧,回家的时候有内心有一点点陌生和排斥。庆幸的是我爸是个性格特别活泼的,慢慢懂事以后就跟他主动说话,每周末时间方便就打电话开免提一起唠一会儿,虽然离得远但他们那边的生活我也有参与到的感觉。
上文中的父亲通过连续的积极情感互动拉近了父子心理距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意识加强在外父亲与儿子的关联性,重塑了以前弱连接的父子关系。
四、母亲可以做什么?
母亲需要做:“增进父子/父女沟通的协调者”
特别是女儿在尚未形成对父亲亲密感和信任关系的时期,父亲的外出非常影响父子/父女关系。这一阶段母亲若在交流中不断告诉孩子父亲有担当的和友善的正面形象,帮助女儿将父亲纳入“自己人”的范围,可以为后续父子/父女良性互动打下基础,有利于提高女儿对父亲的接受度。
“孩子比较小我就不在家的,回去孩子都跟我生分了!主要是她妈平时帮我说话,说我在外面挣钱不容易,她大点儿懂事了慢慢就理解我了”。
总之,中国的父亲缺位问题确实严重,且对孩子的影响巨大,我们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1. 父亲:尽量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离开孩子最好等已形成积极稳定的父子/女情感,要和孩子保持连续的积极情感互动
2. 母亲:要做增进父子/父女沟通的协调者,不做“离间者”和“传声筒”
3. 社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政策上支持那些外出工作的父母和孩子长期稳定的生活在一起
参考文献
本文是潘霄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