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先心病-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心病的20%,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畸形并存。
室缺分为四大类 : (膜部、膜周型、嵴下型室缺) ,(嵴内、干下、漏斗部室缺),(瓣下、心内膜垫缺损型室缺)和(肌部室缺) 。

常见的室间隔缺损
是否能自然愈合:
室缺的自然闭合最常发生于出生后6个月 , 或是1岁以内 ,之后逐渐减少 ,青少年时期之后几乎没有自然闭合的发生。影响自然愈合的因素有:性别与年龄、缺损大小与部位、是否有主动脉病变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建议咨询心脏外科专业医师)。
临床表现:
缺损较小 、 分流量较少的室缺,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 缺损较大, 分流较多的 , 可有发育障碍 , 活动后可出现呼吸快、气短、胸闷以及缺氧的症状。
因肺部血流量増多 , 肺部充血 , 容易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当出现重度肺动脉高压时 , 可产生右向左分流 ,缺氧症状加重 ,即艾森曼格综合征 。患者体循环血氧含量下降 , 紫绀严重 。此时 ,右心室压力増加,右心衰竭 ,可有杵状指 ,肝脏肿大及下肢水肿等表现 。

听诊发现: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4/6级全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可以伴有震颤。若出现重度肺高压,杂音可以不明显。
治疗方案:

1、一般情况下所谓的小室缺是小于3毫米,平时可能会感冒多一些,发育也会轻微受到影响,多数可以观察到1岁。如果排除主动脉瓣遮挡的情况,杂音也不明显,可以继续观察,如果1岁左右杂音还比较明显的话,就要考虑手术了,这种首选微创封堵手术。
2、如果缺损在3-6毫米,就属于中等大小的室缺,这种缺损愈合可能性极小,随着年龄增长肺高压会逐渐加重,一般可以在6个月左右行修补或微创介入封堵手术,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手术年龄可以提前到3-6个月,同样可以做腋下微创切口修补。

右侧腋下超小微创切口
3、大于6毫米的室缺属于大型室缺,不但肺动脉压会明显增高,婴幼儿期也有反复肺炎心衰的风险,一般建议3-6个月做修补手术,部分合并严重肺炎心衰的患儿无手术年龄限制,这种情况属于亚急诊手术,需要在年龄小于3个月时进行手术,一般不做腋下微创小切口。
4、各种情况参考的前提是地方医院超声靠谱,做到这一点很难!(高位室缺有主动脉瓣遮挡的属于特殊类型,不能仅凭分流口大小做判断,一般愈合可能性不大,要尽早手术)。
室缺虽然是常见的先心病,治疗时机以及治疗方案却多种多样。建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窗口。
本文是魏志潘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