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
发表者:杨华 人已读
支气管哮喘( Asthma) 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疾病,是以反复发作气道变应性炎症所导致的气道反应性增高阻塞( AirwayObstruction) 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疾病[1] 。临床表现为发病时气道广泛性缩窄而造成的呼吸困难、急促、胸 闷、咳 嗽、张 口 抬 肩、鼻 翼 煽 动, 兼 有 哮 鸣音[2] 。支气管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缓解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逐年上升,全球约有 3 亿病例[3]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同时大大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质量和情绪,因此,关于哮喘的防治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目前西医广泛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气管扩张剂治疗,部分患者通过吸入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能够让病情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部分患者却对激素高度依赖,甚至应用口服及静脉应用激素仍不能控制病情。而中医在治疗哮喘方面积累了数千年的经验, 近年来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得到肯定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中医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 减轻患者症状, 改善其生活质量,对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人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发现,采用“补益肺肾、祛风化痰”法则治疗难治性哮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让激素依赖型患者摆脱激素依赖,病情稳定。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哮证”、“喘证”、“咳嗽”、“痰饮”等的范畴。文献显示, 古代医家将其病因病机归纳为四点: ①宿根论: 明·戴思恭首先提出哮喘有“宿根”,正如《秘传证治要诀·哮喘》曰: “喘气之病, 哮吼如水鸡之声,牵引胸背,气不得息,坐卧不安,此谓宿有此根,如遇寒暄则发,……。”清·陈修圆《时方妙用》曰: “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 痰窠结于肺膜, 内外相应。裘生梁等[4] 认为在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 脾虚才是贯穿哮喘的核心病机, 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宿根”本质。肺脾肾三脏的虚弱是哮病正虚的具体表现,其中“脾为生痰之源”“伏痰”产生的源头系于脾,而肺肾二脏在哮病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决定痰邪之势消长的关键。因此,支气管哮喘病程中“痰”的客观存在使中医治疗中肺肾二脏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痰”、“瘀”是哮喘反复发作的病理因素, 脾胃虚弱是哮喘缠绵难愈的病因病机,因此培土生金是哮喘的治本方法。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补益肺( 脾) 肾、祛风化痰”为哮喘慢性持续期治疗大法, 并制定温养化痰方和清养化痰方为基础构成治疗方案,在名中医组和常规组进行远期疗效、生活质量、及 ECP、IL-2、IL-4、IL-13、IFN-γ 等指标改善方面的比较, 名中医组具有明显优势。“补益肺( 脾) 肾、祛风化痰”是从肺脾肾辨治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治则。徐艳玲 [ 1]用中药哮喘康治疗支气管哮喘 60例, 组方: 人参、麻黄各 10g, 黄芪 30 g, 甘草、补骨脂、陈皮、地龙、川芎各 15g等。日 1剂水煎分 3次服。总有效率达 95. 5% 。赵皓 [ 5] 自拟纳气定喘汤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 两组均 39 例, 本组用本方: 麻黄 6g, 鱼腥草、茯苓各 20g, 苏子、紫苑、半夏、杜仲、诃子各 12g, 橘红、五味子各 10g, 黄芪、党参各 30g, 补骨脂 15g, 甘草 10g。每日 1剂水煎服。总有效率 93. 4%。
本人临床上采用益气健脾、温阳法治疗难治性哮喘,尤其是加用干姜、桂枝等温阳药物时,临床效果非常显著。能够让激素依赖型患者摆脱激素依赖,病情稳定。概因“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典型病例举隅
典型病例1 女性,杜某某,38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多年,予舒利迭、信必可粉雾剂吸入,平时症状控制尚可,近1年来,病人活动后胸闷气短明显,伴喉中哮鸣,吸入舒利迭及信必可效果不明显,病人仍喘憋,周身乏力,纳眠差。遂来我院求中医治疗。根据辩证经予以清热化痰、补益肺肾中药汤剂治疗后病人喘憋明显减轻,周身乏力、纳眠差等症状也逐渐减轻。后根据辩证予以清肺滋肾膏方治疗,患者病情一直比较稳定。未再出现喘憋症状,周身乏力、纳眠差等症状逐渐消失。
这是患者多次门诊就诊的病历及处方资料。
典型病例2:男性,42岁,大学教师,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10余年,近1年反复咳嗽、夜间呼吸困难,病人一直应用信必可吸入,间断服用某名中医开的中药治疗,病人仍时有喘憋,痰粘难咳,夜间时有憋醒,遂来我院求中医诊治。来院后我根据其辩证予以清热化痰、补益肺肾中药,并加用干姜、桂枝等温性药物治疗后,病人咳嗽、喘憋明显减轻,夜间呼吸困难逐渐消失。病人仍时有咳嗽果冻样粘痰,粘痰咳出后感胸闷气短减轻,后经中药治疗3月,病人喘憋消失,未再有粘痰咳出。信必可吸入量也逐渐减少,患者病情稳定。
这是患者门诊就诊的病历资料及处方单以及病人的舌像。
这是病人在好大夫网站把自己的治疗感受进行了分享的图片。
中医对哮喘的研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且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较之西医的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应发扬中医的辨证论治与整体调理的优势, 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重视中医药在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以达到从根本上控制哮喘发作。尤其是清肺化痰、补益肺肾药物的应用,能够明显改善病人咳痰喘等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能改善部分病人的纳眠差、大便干或者稀等症状。配合清肺滋肾膏方服用,能够使稳定期哮喘患者病情较好地控制,并能减少激素的应用。
本文是杨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