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假期综合征” SAY NO!
向“假期综合征” SAY NO!
·假/期/综/合/征 ·
假期过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有人说最短的距离
就是从假期开始到假期结束
假期君,你为何总是走得这么快??!!
即将结束假期的你或者已经步入工作学习的你,
是否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之中
无法自拔?!!

“假期综合征”是什么?
所谓「假期综合征」是指,大家在经历了长假之后返校时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症状,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生理症状可能会出现疲惫、头痛、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甚至比较严重的肠胃反应等生理症状。
心理症状则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失眠、心烦、焦虑等心理症状。
为什么会得‘假期综合征“呢?
从生理上来讲,主要是因为长假期间,打破了原有的生物钟,饮食没有规律甚至是暴饮暴食;睡眠不规律,晚睡晚起甚至是通宵熬夜。 这就造成了身体的各个器官非正常运转,从而出现头痛、胃痛、眼睛干涩等生理征状。
从心理上来讲,现代人长期处于紧张、快速、高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中,就会对长假产生「解放身心、彻底放松、逃避工作」的过度期待,所以长假结束的时候,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分类
按情绪类型分,假日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焦虑型、抑郁型和攻击型。焦虑型的典型症状为厌倦、乏力、担心、迷惑、焦虑、情绪低落、失眠、厌食等;抑郁型则是以抑郁、失落、精神不振、漠然、冷淡、抑郁寡欢、孤独感为主要特征;攻击型的表现则是烦躁、激动、歇斯底里、冲动、暴饮暴食,甚至通宵玩乐、疯狂购物。
八招助你治愈“假期综合征”
1、调整生活作息,早睡早起
由于假期习惯了半夜才睡,中午才醒的生活节奏,假期过后回归正常生活容易出现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怎么办?
这时候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生物钟,多睡觉,养精蓄锐,让身体机能恢复正常,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
失眠时可通过闭目养神、聆听舒缓一些的轻音乐、读书阅报等方式调整身心。
2.坚持运动
平常维持运动习惯也有很显著的帮助。平时若有良好的体力, 即使哪天熬了点夜, 也还可以应付白天的工作, 不至于立刻病恹恹。所以, 只要你规律地保持运动, 即使你上班前一天晚上睡眠不好, 第二天也不会顶着一脸倦容去上班。
3.上班时善待自己
愈是低落的工作日, 愈要用心打扮一番再出门。穿得大方得体, 自己心情好, 别人也会给你正面反馈, 形成良性交互。千万不要因为前一天晚上心情低落, 影响睡眠, 第二天爬不起来, 匆匆忙忙就急着出门了。
4.给自己一顿丰盛的早餐
早餐能使人心情变好, 迎接新的一天。其实不只工作日, 每天的早餐都要吃得好, 以维持一天的精力所需, 医师建议, 早餐最好吃低脂肪、高蛋白质的饮食, 可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 使人精神集中, 也不至于给身体太大的负担。
5.提早做好工作计划
建议在上班前一天晚上睡觉前, 简单规划第二天上午、下午各要完成哪些重点任务, 或思考怎么安排事情, 这样到了公司就能做得更快、更好。
6.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很多人在假期即将结束前都会心情沉重,情绪失落。学会自我调整心态,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那倒不如开心地迎接学习和工作上新的挑战,开心地享受最后的假期。
7.理智消解法
负面情绪的产生与不良认知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改变认知模式是心理调节的治本之道。通过心理调节可提高人体的内在动力,重塑动型,增强免疫力。系统学习中医的养生观,正是改变认知模式、提升理性思维、消解负面情绪的有效途径。中医养生观强调养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概括起来就是“16字方针”,即“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动静适度,恬淡虚无”。
8.正念减压疗法
正念水平被认为是身体健康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素。较高的正念水平与较低的抑郁及焦虑症状呈正相关关系。大量研究表明,正念训练能显著改善健康人群的身心症状、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其原理在于正念思维和善行善念会使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显著提升,从而使人情绪愉悦,并能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Mindfulness正念

放假, 或者不放假, 假期就摆在那里, 不增不减;你得,或者不得, 假期综合征也摆在那里, 不来不去。有时候, 我们太执着于将要, 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 把原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搞得紧张兮兮, 神神秘秘。假期综合征的存在, 只是长假之后的一种生理现象。如果我说:“ 刚上班这两天食欲不振、浑身没劲、腰酸背疼腿抽筋。” 农民伯伯会淡淡地告诉我, 或许是累到了, 或许是闲到了。知识分子们定会义正言辞地警告我 , 你有病, 而且病得不轻, 得治 , 轻者假期综合征上身, 重者心肝脾肺肾都会变虚。

在把事情看淡的基础上, 积极地投入工作, 是解决失窃、失恋、失意等等一切心理问题的良方, 更不用说区区的假期综合征了。快速地调整好状态, 尽管不舍, 也要从已逝的快乐长假心情中转变过来, 投入到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状态中。毕竟工作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本。仔细想想, 用老板的电、吃老板的饭、拿老板的钱, 是不是心里有些小激动呢。如果你快速地融入工作状态, 被老板赏识, 即使不能当上总经理、出任CEO, 或许不久就会升职加薪, 迎娶白富美, 攀上事业巅峰。
另外,我们还是要友情提示:由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积极地去面对假期综合征, 并不是让那些假期综合征已经发展成严重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朋友放弃治疗, 真的有病, 还是得治!(冯纪琴,胡茂荣)
参考文献:
[1]宋敏.试论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心理调节[J].西部中医药,2016,29(11):49-52.
[2]李田田,刘斯漫,常碧如,等.正念禅修对焦虑抑郁情绪调节的研究现状[J].医学与哲学,2015,36(3B):80-82,88.
本文是胡茂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