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力
主任医师
宁波市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心病科)
心肌桥的中医辨证施治
977人已读
自从冠脉造影和CTA的广泛应用,心肌桥成为常见的冠状动脉变异性疾病,有些人没有任何症状,而另一些人症状变化无常,迁延难愈,严重影响工作、学习。
既往认为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变异,对人体没有危害,随着病例的增多,发现心肌桥可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加重原有的心脏疾病。
目前根据冠脉走行的深浅分为表浅型和纵深型两种,依据有无结构形态的改变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收缩力、血流速度、交感神经兴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都可以加重心肌桥,心肌桥影响到冠脉血流,可造成心肌缺血,发展为冠心病。
中医把心肌桥归属于胸痹心痛范畴,辨证以气血为中心,分为气滞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气滞痰阻型、痰瘀互结型。
气滞型:治则理气调气,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气滞血瘀型:治则疏肝理气活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顺气通脉丸。
气虚血瘀型:治则益气活血通络,方用芪参益气汤加减,通心络胶囊。
气滞痰阻:治则理气化痰,方用益气温胆汤加减,降气化痰汤加味。
痰瘀互结型:治则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方用人参健脾、血府逐瘀汤加减。
心肌桥往往伴有情绪障碍、躯体敏感性增高,中医认为与肝有关,有曰: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所以伴有气滞征候者,注重从肝论治,心身同治,治则疏肝理气,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
中医治疗心肌桥的核心是气血、情志辨证,结合患者的体质辨识,中医食疗,功法,养生等多方面的措施,长期调养才能取得良效。
本文是吴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